河南多地恢復堂食!鄭州恢復堂食或需滿足此條件
受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影響,8月6日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18號通告,其中第六條規定“餐飲場所嚴禁堂食”。半個多月過去,鄭州部分封控區域的社區已相繼解封,河南部分縣區更是發布恢復餐飲單位堂食服務的通告,那么,鄭州何時能恢復餐飲堂食?恢復堂食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河南多個縣區發布恢復餐飲單位堂食服務的通告
周口市扶溝縣:8月19日,扶溝縣關于規范全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四條提到,規范公共場所管理。酒店、旅館及餐飲服務單位正常經營,對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旅客進行排查并及時報告縣疾控中心,按照縣疾控中心的指導采取相應措施。
洛陽市洛龍區、澗西區:8月19日、20日, 洛龍區、澗西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相繼發布通告。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積極穩妥推動餐飲服務業堂食恢復,經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即日起有序開展餐飲單位堂食服務,
信陽市:8月22日,信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稱,即日起,有序開放餐飲單位堂食服務。
焦作市:8月23日20時起,全市景區、酒店、飯店、文化館、圖書館、室內運動場館落實人員“測溫、戴口罩、驗碼掃碼”進入制度,做好室內通風、環境物品消毒、人員不聚集等防控措施,有序安全營業。
鄭州要到什么時候才能恢復堂食?
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區開始允許居民進出,二七區嵩山路街道、蜜蜂張街道、一馬路街道、解放路街道、德化街街道等地陸續解除封控管理,省內其他縣區也相繼公布恢復堂食,不少市民都在關注,鄭州何時能夠恢復堂食?
小編向鄭州市商務局和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咨詢后,得到的答復都是“還需再等等,目前形式已經在逐漸好轉”。
大家不妨看看文中小編列舉出的部分恢復堂食的縣區,參照省外其他恢復堂食的地區,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便是“全域已調整為低風險區域”。比如,8月19日,隨著南京市全域調整為低風險地區,越來越多地方逐步開放堂食。對此,不少業內人士推測,鄭州的餐飲場若要所恢復堂食,或也要像南京一樣到全域調整為低風險區域之后。
想要重回飯店吃上熱乎美食,指日可待
身處鄭州的居民,都明白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
昨日,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告,要求各開發區、區縣(市)在8月24日14:00-8月26日22:00內,進一步細化時間安排,開展第五輪全員核算檢測。對不參加本輪全員核酸檢測的居民,健康碼一律標記為紅碼。同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規定,本人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想要重新坐在飯店里面品嘗新出鍋的美食,這個日子不會太遠,指日可待!
御華景宸藥草小課堂--桔梗 御足堂
—
—
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東北地區常被腌制為咸菜,在朝鮮半島被用來制作泡菜,當地民謠《桔梗謠》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植物。
—
—
桔梗價值
●★●★●★●★●★●★●★●★●★●★●★●★●★●★●★●★●★●★●★●★●★●★●★●★
藥用價值
桔梗以其干燥根部入藥,味苦、辛,性微溫,入肺經,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膿作用,其嫩莖葉和根均可供蔬食,可以藥食兩用。
●★●★●★●★●★●★●★●★●★●★●★●★●★●★●★●★●★●★●★●★●★●★●★●★
經濟價值
桔梗是藥食兩用大宗家種藥材,桔梗食用量很大,主要用于休閑小菜,也是出口創匯的主要藥材之一。
鑒于桔梗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公司與山東魯商福瑞達制藥集團合作大規模種植桔梗,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公司秉承“藥王”孫思邈的養生理念,開發出了桔梗養生藥膳,尤其適宜于用嗓過度的人群(教師、主持人等)食用,有非常好的護嗓保健作用,歡迎大家前來御華景宸中醫藥養生園品嘗!
桔?;?/p>
花語
桔梗的花語:永恒的愛和無望的愛。
桔梗在夏季盛開,花色為浪漫的紫色,初開含苞待放之時,花苞像一顆顆的星星,點綴在大地這片無邊的星空里,待盛開之時,遠遠望去,入眼的是一大片紫色海洋,瞬間就被這片浪漫多情的花海俘虜。
聯系方式
山東御華景宸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0539-5767567
聯系電話:0531-67816873
廣州這些韻味十足的古祠堂,你知道嗎? 御足堂
廣州祠堂眾多,每逢清明,在去墓地拜祭過祖先之后,有些廣州人還要在家族的祠堂里再祭拜一次。這是傳統,也是心靈驅使。在別人眼里肅嚴的祠堂,在廣州人眼里,卻是家族血緣紐帶最親切的寄托物,也蘊藏著對祖先、對傳統、對宗族的敬重。
祠堂那些事兒
在現在許多年輕人心中,祠堂其實是一種太過肅嚴、頗具距離感的建筑體,然而在先前,祠堂其實有過一段與人非常親近的時間。
在此前,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還是家族重大事情商議地以及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但是現在,已經不常見了。
此外,族人的婚喪嫁娶等家族重大事宜,有時候也會在這里進行,熱熱鬧鬧的婚禮在肅嚴的祠堂舉辦,既表明這婚事是族人共慶的事情,也讓婚禮有了更多的意義。
有時,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還在這里上學。譬如廣州最有名的陳家祠,其實名為“陳氏書院”。
現在,一個家族并不太可能聚居在一起,祠堂就成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同姓人的相同的心靈歸屬的寄托物。在廣州,幾乎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祠堂,一個家族也可能有多個祠堂,家族分支漸大,一支一支壯大,建立自己的祠堂,也是可能的。
清明探秘廣州古祠堂
最美祠堂,陳家祠
提起廣州的祠堂,自然要提到陳家祠。陳家祠并不是廣州最古老的祠堂,但一定是廣州最美最恢弘大氣的祠堂。陳家祠采用“三進三路九堂兩廂杪”布設,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單體建筑組成,祠堂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多種裝飾藝術,裝飾精巧,富麗堂皇,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筑群。
地址:南沙區黃閣鎮蓮溪村宿國新街
許多祠堂的建立年代已不可考,而其間又經歷修葺、修復等事宜,據記載,蓮溪的麥氏宗祠始建于宋代(宋,960-1279),距今已有約900年歷史,明代曾修葺。麥氏宗祠共有三座,坐南向北,分別為麥氏大宗祠、繼宗麥公祠、瑞輝麥公祠,也被成為大本堂、崇德堂和光裕堂。麥氏宗祠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其規模、建筑布局、用料和工藝,其所使用的宗祠中梁柱為坤甸木,木質堅硬解釋,數百年來未被白蟻咬食過,且至今沒有腐朽。
最具情懷祠堂,晴川蘇公祠
地址:天河區車陂祠前大街2號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蘇東坡的詞是大家都耳熟能詳。蘇東波是四川眉山人,曾在鳳翔、杭州、密州等地任職。按理說怎么都和廣州扯不上關系,然而在廣州車陂,卻有一座晴川蘇公祠。不是蘇姓人妄自立了一個祠,這祠是經過了四川眉山三蘇祠的“認證”的。車陂晴川蘇公祠,建于明朝憲宗成化年間,相傳為紀念蘇軾之孫宋太尉蘇紹箕而建。至今,門口還有對聯“武功偉業參天地,眉山翰墨貫古今”和“一祠堂一文化主題”之“晴川講古”的宣傳欄,頗具人文情懷。
最顯感情紐帶祠堂,白云孖祠堂
白云孖祠堂,即周氏大宗祠。廣州祠堂眾多,一條村內幾間祠堂也常見得很,但白云區太和鎮南村的兩間周氏大宗祠卻是貼在一起、共用一面墻的,被世人俗稱為“孖祠堂”,頗為奇特。據悉,兩間祠堂連在一起,是為了紀念兩位姓周的遠房堂兄弟,這兩位遠房堂兄弟雖然血緣關系疏遠,但兩房族人一直團結和睦,因而南村人將兩祠堂建在一起,也寓意后代族人莫爭斗、共進退。
最壯觀,黃埔古村祠堂一條街
祠堂眾多,幾乎每家都有,自是彰顯廣州人對傳統、對祖先、對宗族的敬重,但在黃埔古村,竟然有一條街上好幾個祠堂,蔚為一景。在黃埔古村,距離胡氏祠堂不遠,便是村里的祠堂大街。主山馮公祠、化隆馮公祠、晃亭梁公祠、左垣家塾等古老祠堂多分布與此。各姓之間將祠堂建在一起,和平共處,友愛互助。
來源 | 廣州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