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羊肉是青海高原牧民對羊肉的一種獨特吃法。因吃時一手持刀切割,一手抓肉入口而得名。烹調方法十分簡單,先以新鮮羊肉用水煮熟,再加鹽或蘸鹽即可食用。經過烹制的羊肉熟而不爛,肉味鮮美。原為牧民在游牧過程中的一種簡便進餐方法,現已成為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之一。
西藏美食之手抓羊肉一條街
在西藏拉薩的當熱東路泰成飯店那一條街,各種手抓羊肉的店子,隨便進去一家都好吃得不得了?

這里的手抓羊肉都是回民做的,他們獨特的做法,做出來的味道回味無窮,手抓羊肉蘸著辣椒面,或者蘸著調料,大口吃著手抓羊肉,小香蔥一起放到嘴里,那種感覺爽爽爽!手抓羊肉分精品手抓和普通手抓!精品的比普通的好吃的多!精品手抓純精瘦肉,普通手抓就帶點肥了,口感也不是那么好!店子里有陪八寶茶,喝著八寶茶等著手抓羊肉出鍋。就是到他們店子里要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所以在店子里吃總感覺差那么一點點韻味!偶爾買幾斤買回家,幾個鐵鐵xzlsxd666一起喝著酒吃著手抓.人生一大樂事,一大享受!
在拉薩偶爾吃一頓手抓羊肉解解饞還是要得的
舌尖上的甘肅,盤點臨夏十大美食小吃,牛羊雜割、手抓羊肉真是香
美食領域創作者
說到手抓羊肉,這可是臨夏極具特色的名吃。有一種說法是:“客人來了,不吃頓手抓,枉來臨夏”。
臨夏的手抓羊肉一般都是帶有骨頭的,大多都是切成長條形或者塊狀的,就是因為是直接用手抓著吃而得名。手抓羊肉不僅做法很多,而且吃法名堂也不少,都各有各的特色。最著名的有東鄉手抓、桶子肉、汆羊肉等。

臨夏的牛羊雜割那可是相當的有名,可能沒吃過的人還不知道是什么,其實就是用牛羊的內臟烹制而成,是一種美味的回族小吃,不僅好吃還經濟實惠。它歷史悠久,口味獨特。這種美食一般都是早上來食用的。
甜麥子也就是甜醅,是臨夏的傳統風味小吃。當你走在臨夏的街頭你會聽到時不時地傳來甜麥子的吆喝聲。它吃起來醇香濃郁,酸酸甜甜。它的主要原料是燕麥,也可用青稞或者小麥制作,都各有特點。
河洲面片

甘肅臨夏人大多時候都以面來當作主食,其中面片就是之一。制作面片并不復雜,首先將面粉摻入適量的清水揉成面團,再搓成長條裝,壓扁之后,鍋中燒水,燒開揪入面片。煮熟之后撈出,放入碗中加入清湯或者臊子,撒上蒜苗或者香菜即可。
釀皮子是臨夏人民最喜愛的風味小吃之一。釀皮子是一種獨特的面食,既可作為主食,也可作為零食,清涼可口,開胃解暑。在臨夏多地方的釀皮子都特別的好吃,都各有特點,比如:積石釀皮、康樂釀皮子等等。
鍋盔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的特產。臨夏的鍋盔與咱們在其他地方所買的鍋盔不一樣,臨夏的鍋盔和燒餅類似。它以面粉為主料,有甜的有咸的。

油香是康樂穆斯林群眾的傳統食品。油香以面粉加酵母,用溫開水和好。發酵后的面用堿水中和后摻進雞蛋等輔料,在案板? ??揉好后攤成碗口大小的圓餅,表面劃二三條刀紋,然后放在鍋內用香油炸熟,色紅松軟,味美醇香。油香表皮容易炸焦,所以有“慢火炸油香、兩面都發亮”,“爆油炸油香、里生皮焦不發亮”的說法。
河洲包子
河州包子是臨夏傳統的名吃,餡子中的主菜可隨季節不同而變化,如冬季用韭黃,春季用韭菜,夏季用韭苔,秋季用地大(地耷),四季統用胡蘿卜。

漿水面有很多很多種吃法。它不僅可以素食,還可以搭配牛肉來吃,將新鮮的牛肉剁成餡子,炒熟之后倒入漿水煮開,再用來拌面吃。這也是臨夏人獨有的吃法。
糖盒盒
糖盒盒回族絕技。用沸水調和面粉,揉好搟開,直徑大小不等,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間,呈圓形,需兩張,選用上好的紅白糖、花生、葡萄、核桃仁、玫瑰、紅棗泥、牛(羊)油做成餡子,在兩張面餅之間攤開合縫,也有將面餅置于模子中,壓出花紋。在平底油鍋中煎烙,稍后翻轉,如是幾次,面脆焦黃便成,裝盤食用,既耐看又好吃,以甜味為主。
這是一份德令哈的簡歷 請拿雙手把它傳遞下去!
這是一份德令哈的簡歷,請拿雙手將它傳遞!
“關于我”
?先來一張證件照,萌萌噠~
?個人情況
中文名:德令哈市
英文名:Delhe
別 名:德令卡
出生年月:1988年4月19日
屬 性:海西州州府
身 高:2980米
體重:10萬人(2012年的,現在應該長胖了~)
電話區號:0977
車牌代碼:青H
?家庭情況
子女: 柯魯柯鎮、懷頭他拉鎮、尕海鎮、畜集鄉、河東街道、河西街道、火車站街道
住址:位于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處于處于東經96°15′~98°15′,北緯36°55′~38°22′之間。
住房面積:25萬平方公里
※ ※ ※
“個人經歷”
?
十三世紀,蒙古族蹶起,滅金亡宋,建立了元帝國,德令哈亦被置于元朝統治之下,為宣政院所屬“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區。[1]
明為罕東衛轄地,后為蒙古諸部轄地。
清屬青海蒙古北左旗、北右旗轄地。
1955年從都蘭縣析置德令哈工委。
1958年撤銷工委設立德令哈縣(駐巴音河)。
1962年撤縣后并入烏蘭縣。
1988年從烏蘭縣析置德令哈市。
※ ※ ※
“核心能力”
? 氣候資源德令哈風能資源較豐富,年平均風功率密度多在50-100瓦/平方米。全年風能可用時間3500-5000小時,出現頻率50-70%,并且德令哈市是青海省規劃風電廠的主要分布地區之一。
?土地資源
德令哈市全市土地資源總面積36893346.1畝,其中:
農用地:至2007年末,德令哈市農用地面積為20291848.6畝,占總面積的55%,其中耕地面積為150184.7畝,占農用地面積為0.74%;園地面積為2978畝,占農用地面積為0.01%,林地面積為950346.9畝,占農用地面積的4.7%,牧草地面積為19160767.7畝,占農用地面積的94.42%,其它農用地面積為27571.3畝,占農用地面積的0.13%。
建設用地:至2007年末德令哈市建設用地面積為83656.4畝,占總面積的0.2%,其中交通運輸用地面積21116.4畝,占建設用地面積的12.37%,水利設施用地面積1312.8畝,占全市建設用地面積的0.7%;居民點工礦用地面積61227.2畝,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73.19%
未利用地:至2007年末,德令哈市未利用土地面積為16517841.1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4.8%,其中裸巖石礫地、裸土地沙地在未利用土地中所占比例最大達90.5%基本農用地保護:德令哈市基本農田面積為8529.19公頃,占耕地總面積的87%。
?礦產資源
德令哈柏樹山石灰石礦遠景儲量20億噸以上,品質優良,石灰石碳酸鈣品位97.5%。
德令哈懷頭他拉歐龍布魯克石英巖礦儲量1 億噸,其中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8.85%并完全符合工業要求的儲量達到7000萬噸,在德令哈工業園區的交貨價格約100元/噸。
由于德令哈的交通區位優勢,特別是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后,大量的過路資源可以利用。包括格爾木的鉀資源、柴旦的硼資源、西藏的鉻礦石和鉛鋅礦石等。
?水資源
2013年德令哈市區域水資源總量:9.927億立方米。德令哈市多年平均徑流量9.233億立方米,其中巴音河、巴勒更河、白水河地表水資源3.66億立方米,區間地表水資源0.586億立方米。屬哈拉湖水系的地表水資源2.071億立方米,泉水年徑流量0.479。出境水資源量3.206億立方米。不同頻率的地表水資源量分別為:豐水年(P=20%)10.59億立方米,平水年(P=50%)9.13億立方米,偏枯年(P=75%)8.06億立方米,枯水年(P=95%)6.68億立方米。
德令哈市地下水資源量5.556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澤令溝、德令哈、尕海地區以及懷頭他拉地區,其中德令哈盆地區為3.546億立方米,塔塔棱河區為0.535億立方米,黨河、哈爾騰河河源區為0.605億立方米,哈拉湖盆地區為0.870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德令哈市境內還有豐富的野牦牛、野驢、雪豹、麝、巖羊、黃羊、雪雞和沙棘、枸杞、鎖陽等馳名中外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河湖面積2067平方公里,市區以南30公里的尕海湖,蘊藏有豐富的天然鹵蟲資源。
※ ※ ※
“我家美景”
懷頭他拉巖畫
位于懷頭他拉鄉西北約40公里處的哈其切布切溝內。初步測定,巖畫的創作時間是北朝后期和隋唐時代。巖畫制作技法精致,繪制風格獨特,表現內容廣泛,包括動物、人物、狩獵、放牧、植物、舞蹈以及性愛等方面的內容。巖畫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有極高的學術意義,彌補了游牧民族居無定所而造成的文物、文獻史料不足的缺憾。
托素湖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北部,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境內,托素湖為咸水湖,面積為16 700hm2。在距湖西北岸約4.6和6.1km處的水面上有兩個面積為13和370hm2的島嶼。區內氣候屬荒漠、半荒漠大陸性氣候,其特點干旱。風蝕嚴重,蒸發強烈,水源補給日漸減少,年平均氣溫3℃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3.l;日照時間長,全年日照時數可達3353.5h,年降水量100mm,蒸發量多2233.2mm。托素是蒙古語,即“酥油湖”的意思。托素湖是典型的內陸咸水湖,湖的周圍全是茫茫的戈壁灘,氣溫較高,湖水的蒸發量很大,水中的含鹽量增高,水生動植物和浮游動植物也很少。托素湖湖面遼闊、湖岸開闊,無遮無攔。風平浪靜時,湖面煙波浩森,水天一色,蔚為壯觀;天氣變幻時,湖水浪濤洶涌,浪花飛濺,拍岸有聲,動人心魄。
阿力騰寺院始建于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塔爾寺賽多活佛創建,法名“丹巴培吉林”,意為“佛法興旺洲”。寺院總占地面積2383.2平方米,經堂一座(165平方米),寺內藏有珍貴的文物、琳瑯的法器、千姿百態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獻藏書,是一座佛教藝術的寶庫。經歷了重重劫難后,現遷于德令哈市河東幸福路北側,座向朝東,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地處幽靜,是德令哈市的人文景觀之一,也是各族信教群眾拜佛燒香進行各項宗教活動的圣地。
最后,來一首我的才藝《金色的德令哈》—斯琴夫
_E N D_青海旅游包車,拼車,租車請聯系:17609713119(微信同號)
來源:德令哈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