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文冠果油

靖遠文冠果油是靖遠縣的特產。靖遠縣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結合林業生態工程,積極爭取上級幫扶政策和資金支持,建立規?;N植示范基地,鼓勵種植大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大力推進文冠果產業,加大文冠果油、茶等后續產業開發力度,努力將靖遠打造成為“全國文冠果之鄉”。

靖遠縣栽植文冠果歷史可追溯至明朝崇禎年間,百年以上古樹星羅棋布。從90年代起,靖遠縣就不斷探索文冠果栽植及果實利用技術研究,厚積薄發,21世紀初已完全掌握文冠果栽培技術,通過不斷總結經驗,積極鼓勵、引導造林大戶及村民栽植,種植產業不斷擴大,2008年靖遠縣被省上列為文冠果生物能源基地建設重點示范縣。截止2015年,全縣文冠果種植面積達到13.99萬畝,結果面積4.37萬畝,產量達到725.5噸,產值2176.5萬元。

文冠果是我國北方地區特有的生物質能源油料樹種,果油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食用可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癥,經過加工后可制成亞油酸丸、益壽寧等藥物,對治療高血脂、高血壓、血管硬化和慢性肝炎均有明顯的保健和治療作用。2007年,靖遠縣林業局委托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農業測試中心對靖遠文冠果籽實進行了全面檢測,結果顯示,文冠果種仁含油率干基為632.3克/公斤,粗蛋白干基為237.3克/公斤,棕櫚酸5.92%,硬脂酸2.01%,油酸31.78%,亞油酸44.04%,亞麻酸1.54%,二十碳烯酸0.42%,花生酸7.76%,果仁利用率大,亞油酸含量高。

靖遠縣把文冠果產業作為林業建設的一大重點來抓。目前,已成立甘肅萬林科技有限公司、甘肅隴原農林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甘肅東方龍元文冠果產業有限公司等3家文冠果種植龍頭企業。并成功引進甘肅長瑞文冠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其文冠果保健食用油加工工藝、保健茶、保健枕、果殼入藥等新用途技術,科研水平和成果居全國業界領先地位。目前,全縣已建成文冠果籽油加工廠2處,年加工能力在4000噸以上。甘肅萬林科技公司生產的“文冠盛宴”、“文冠禮宴”、“文冠善宴”等系列果油遠銷全國各地,其中“裕生源”、“西奇”品牌文冠果籽油分別榮獲第七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優質獎和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產品至尊獎。政府支持,企業帶動農戶的模式推動了當地及周邊地區林業產業向集約化、規?;?、現代化發展,隨著對文冠果綜合研究、開發力度的日益廣泛和深入,文冠果產業所產生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將日益增大。靖遠縣文冠果品牌正在形成,靖遠農民增收致富的道路將越走越寬。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烏蘭鎮、東灣鎮、北灣鎮、北灘鎮、劉川鎮、東升鎮、五合鎮、雙龍鎮、麋灘鎮、平堡鎮、三灘鎮、高灣鎮、大蘆鎮、若笠鄉、興隆鄉、永新鄉、靖安鄉、石門鄉。

《靖遠縣人民政府關于確定靖遠文冠果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請示》靖政發〔2016〕152號

甘肅省地方標準:

《地理標志產品靖遠文冠果油》(草案)

《永靖文物》——石冠子梁遺址

石冠子梁遺址

石冠子梁遺址位于永靖縣關山鄉朱家嶺村以南2500米處。東臨冰林溝,南北接石冠子梁,西至色隆溝。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30多米,保護面積約3000平方米。1987年

臨夏文物普查隊首次調查發現,與上次普查一樣,在此次普查中采集到零星陶片,均為泥質橙紅陶,部分器表有白陶衣,施黑彩,紋飾為神人紋,回紋和四大圓圈紋等可辨器型為侈口彩陶罐,未發現文化層。從前后兩次普查結果分析,該遺址屬于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聚落遺址。

石冠子梁遺址標本

石冠子梁遺址全景

來源:《永靖文物》

編輯:王曄梓

審核:陳 剛

在鹽池縣大力發展文冠果產業的思考

馬成福 海博

一、鹽池是發展文冠果產業的黃金地帶

發展文冠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文冠果可把荒山荒坡荒灘,甚至沙漠戈壁變成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誰大力發展文冠果產業,誰就能成就千古偉業!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ge)隸屬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喬木或灌木,又名文官果、長壽果、天仙果、木瓜、僧燈毛道等,是被子植物繁茂時期的第三紀(約6500萬年前)遺留下來的我國特有的古老物種。文冠果壽命長達2000年,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逆能力。

文冠果既是防風固沙的先鋒生態樹種,又是種植效益非常好的經濟樹種,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可發展成為北方最大的林果產業。它是北方農林企業荒山造林的好項目,是農民朋友首選的經濟樹種,更是丘陵山區、干旱瘠薄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文冠果全身都是寶,被尊稱為中華第一果。它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是樹木中的國寶,園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國特有的優良木本油料樹種,又是珍貴的旅游觀賞植物,也是優良的木材樹種、水土保持樹種和常用保健中藥材。

文冠果生態功能強大,它具有抗寒、抗旱和抗鹽堿、耐瘠薄等特性,根系發達,入土很深,萌蘗能力強,生長較快,壽命可達千年,屬水土保持先鋒樹種。文冠果對土壤適應性很強,耐鹽堿,在撂荒地、沙荒地、粘土地能正常生長,在平原、溝壑、丘陵、黃土地和巖石裸露地上都能生長。喜光,耐半陰,抗寒抗暑能力強,在+-41℃氣溫下能安全度過??购的芰軓?,在年降水量僅100毫米的沙漠戈壁地區也有散生野生樹木。

文冠果旅游價值好。文冠果是高雅的觀賞植物,樹質堅硬,紋理美觀,具有很大的綜合開發潛力。株形優美,花色艷麗,香氣溢人,花期長達一個月,作為庭院觀賞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具有瘦、拙、艷、香的特點,且可人工控制樹型,創造各種奇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春天,滿樹鮮花與秀麗的綠葉相映成趣,花朵由基部到頂端漸次開放,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絢麗奪目。且有秀麗光潔的綠葉與之相襯映,是很好的切花品種?;ò攴郯咨?,基部初為鵝黃色,以后逐漸轉變為紫紅色。飄柔的花序,白里泛黃、黃中透紅、紅里發紫的花冠在春風中搖曳。文冠果的葉色深綠,葉背灰白,為羽狀復葉。一陣輕風吹過,樹葉隨風起舞,交替呈現出深綠、灰白的顏色,生命的動態美會引發您的遐想和憧憬。

文冠果種子含油率40%,種仁含油率66.8%。文冠果油是高級藥、食兼用油,是植物油中的極品,品質比橄欖油和油用牡丹油都要好。文冠果油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4%,易于人體吸收消化,有降膽固醇、軟化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膽固醇、降血脂。文冠果油富含大腦黃金神經酸(2.6%~5%),是心腦和神經系統健康的主要元素。神經酸的缺乏將會引起腦中風后遺癥、老年癡呆、腦癱、腦萎縮、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抑郁、焦慮等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甚至可引起腦部衰竭致死。國際公認神經酸將是21世紀最有前途的腦健康產品,含神經酸植物將獲得迅速發展。與其他富含神經酸的植物相比,由于文冠果在我國廣泛的適應性、較強的抗逆性和較快的發展速度,勢必會成為神經酸的重要資源。

文冠果茶有殺菌、消炎、止血、利尿、消食、消脂、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可治療失眠、痛風、腸胃炎、前列腺炎及“降三高”、減肥等,被廣大消費者被為“養生茶”和“長壽茶”。

文冠果的果殼有兩大價值。一是提取糠醛的原料,工業用途廣泛;二是生產預防治療老年癡呆癥的藥物;三是生產治療泌尿系統疾病,如小孩尿床、大人尿頻尿滴,男性前列腺肥大、炎癥等藥品的原料。

文冠果種仁可加工蛋白飲料,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文冠果榨油后的餅粕含37%的優質蛋白質,可作為高蛋白食品,或提取水解蛋白、氨基酸。難能可貴的是,文冠果蛋白提取的氨基酸是全價氨基酸,這在一般的谷物里是很少見的。我提議把餅粕加工提煉成文冠果植物奶,引領植物奶新時尚。

文冠果木材堅硬質密,色澤棕褐,紋理美觀,可制作高檔家具及農具。在延安、甘肅隴東,農村老人認為文冠果木對身體健康有利,常用于修制煙袋鍋。文冠果木材、根材是上好的雕刻材料。古代,在文冠果資源豐富的地方,群眾都把文冠果木視為可以辟邪神木?!稐罴覍ⅰ窇蛭闹械摹敖谍埬尽本褪俏墓诠?。

由于文冠果在食品、藥用和保健等方面的作用,文冠果的開發和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大力發展文冠果產業,可破解生態危機和食用油危機,促使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和諧健康發展。

中國文冠果資源研究開發與實踐》(欒森年 侯立群 霍力彬 欒兆東編著,中國林業出版社于2007年6月出版)載:

引言一:幾千年的應用實踐——寺廟僧侶與文冠果油

千百年來僧侶們在寺廟里點燈,首選的是文冠果油,運用這種油點燈,它沒有煙霧,沒有異樣的氣味。據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中醫專家池松泉介紹,在藏、蒙佛教界,把文冠果樹視為“神樹”,把文冠果油稱作“神油”,只有少數高僧和活佛、喇嘛才會有機會和資格食用。

引言二:中美關系的歷史記述——尼克松總統食用文冠果油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訪華期間,當他品嘗用文冠果油炒制的一盤盤美味佳肴時贊不絕口,并尋問了我國文冠果的公布狀況和文冠果油開發應用情況。

引言三:中醫世家祖傳秘方——運用文冠果治病救人

池松泉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地區遠近聞名的老中醫,他有六代行醫經驗,他應用文冠果的葉、根、莖、種子、種殼、種皮和文冠果油治病救人,療效明顯,醫術傳遍內蒙古、吉林、山西等北方地區。

他對文冠果油的藥效進行了歸納。他認為其性甘、平,無毒,涸黃水與血栓;由于味如栗,益氣,潤五臟,安神,養血生肌,久服輕健,能治療多種疾??;最顯著的作用是通絡化栓,可消降血管內的各種栓子,具有非常好的穿透力,能有效引導組方內的其他成分達到病灶;可消減組方內各種成分的矛盾,提高整體藥效;能縮短療程,減輕患者病痛。

池松泉老中醫86歲高齡,因長期服用文冠果油而精神抖擻,鶴發童顏,聲音嘹亮。以文冠果為主要原料治病救人是他家祖傳幾代行醫秘方之一。幾十年來,經他治療的病人無數且效果非常明顯。

引言四:從古至今的信仰及習俗-—文曲星降臨,送來吉祥寶貴的祝福

我們發現文冠果在陜北一帶廣大農民心目中,它是吉祥的象征,是富貴的象征,當地一些農戶在自家院子里栽種文冠果,以示吉祥,延安的一些農戶的窯洞頂上有和長滿了文冠果,文冠果結果并成熟了,落在院子中,當地農民說“文曲星降臨了”,給整個家庭帶來了萬福。

引言五:文冠果樹——地域靈性的象征

巍巍綿延八百里的沂蒙最高峰,是當代國家森林公園——蒙山,著名的孟良崮戰役就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在蒙山之巔有清朝中期栽植的一棵文冠果樹,至今已有300余年,樹木依然生長旺盛,山東平邑縣一位同志介紹說,這棵文冠果賦予了蒙山的“靈性”,而今的蒙山已成為山東著名的旅游避暑、度假勝地。據了解,在清朝中后期,中原和山東的某些地區,文冠果有少量的種植,植樹的緣由是文冠果樹是一種“靈性”的樹種,它能給一個家庭、一個地域帶來“靈性”。

引言六:文冠果——能源樹種、油料樹種、藥用樹種、食用樹種、生態樹種

文冠果現已被國家確定為林木生物質能源建設的重要樹種之一;文冠果油是一種人們食用的高檔木本植物油;文冠果的花、枝、莖、葉、油、果殼能治療多種疾??;文冠果樹形優美、花色艷麗,是環境綠化、美化的優良樹種。

寧夏土地資源特點具有干旱、半干旱的區域特征。土地資源類型復雜,自然條件差,土地生產力不高。土地質量地區差異性大。土地利用現狀是草地面積大,林地面積小,耕地面積位居其中。寧夏后備耕地資源總面積1067.3萬畝(凈面積),為現有耕地的60.7%,集中分布在寧夏北部荒漠草原灰鈣土區那里干旱缺水,但光、熱、土等資源豐富。南部山區土地墾殖過度,農業生態環境質量下降,鹽池、同心風沙干旱區,由于墾殖、采樵、挖甘草、超載過牧,各類沙化土地面積總計1000多萬畝,如不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后果十分嚴重。綜上所述,在寧夏種植抗旱節水的文冠果,這樣既能讓寧夏綠起來,又能讓農民富起來[2]。

根據寧夏植物志記載,寧夏曾經廣泛的分布著野生的文冠果樹種,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區各縣、賀蘭山、六盤山等地。在彭陽縣王洼林場有50平米面積的文冠果野生資源,最大株樹高5.5米,冠副6米、胸徑30厘米,花序25-40厘米,每株幼果多達20-35枚,但后期落果現象嚴重,至成熟時僅保留花序頂端一枚,直徑5-7 厘米,內含種子8-16枚[3]。

寧夏曾在上世紀70年代末大量引種文冠果,但座果率低,“千花一果”,很久以來被認為是一種園林觀賞樹種。2008年前后,賀蘭山林管局技術人員采集賀蘭山文冠果種子進行繁育,由于種源地瘠薄,種子質量低等原因,繁育出苗率很低[3]。因此引進高產文冠果種苗和先進栽培技術勢在必行。

鹽池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東部,縣境由東南至西北為廣闊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日照長、溫差大,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干旱少雨,光能豐富,日照充足,年均氣溫7.8℃。全縣有可利用草原714萬畝、耕地133萬畝,是寧夏旱作節水農業和灘羊、甘草、小雜糧的主產區。地廣人稀,總面積8522.2平方公里,總人口17.3萬人。

生態建設是鹽池立縣之本。1978年被國家列為“三北”防護林體系重點縣,2002年率先在全區實行封山禁牧,目前全縣林木覆蓋度達到31%,植被覆蓋度達到70%,先后被評為全國防沙治沙先進縣、全國綠化先進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

鹽池縣是文冠果最適宜生長的地區之一,無論是氣候、土壤、海拔,還是地貌特征都與文冠果的生物學特性相吻合,適宜大規模種植,產業化發展。而且文冠果喜光,鹽池縣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是文冠果種植的黃金地帶。

早在1977年,西北植物研究所王宏杰在《寧夏鹽池縣植物資源及其合理利用》一文中寫道:該縣植被中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依次在種數量上占的比例最大,占全部植物種數的43.5%,這個特點與荒漠區的總體特征相似,這說明該縣的植物區系在起源上與相鄰地 區基本是一致的。經研究分析,該縣含我國特有種3種:地構葉、文冠果、知母,含有5種以上的屬7屬:藜屬、蕓苔屬、委陵菜屬、錦雞兒屬、大戟屬、篙屬、蔥屬。這說明鹽池植物區系成分既有與臨近植物省及植物亞區的過渡性,又有它的獨特性[4]。

鹽池縣干旱缺水,是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唯有發展抗旱節水的文冠果產業,才能走出一條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路子。文冠果被老百姓稱為“一年種千年收的鐵桿莊稼”,如果種下文冠果,就種下了搖錢樹,使農民通過辛勤的勞動獲得豐收,就有了取之不盡的財富。文冠果抗旱耐活,經濟效益好,移栽后最二年就開始開花結果。經過西北文冠果基地雜交選育的高產文冠果結果早、產量高、效益好,荒山荒坡草原和退化草原均可種植,是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好樹種。

寧夏率先提出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省區,成功獲批全國第二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區創建單位。數據顯示,2017年,寧夏旅游接待游客突破3000萬人次大關,達到3103萬人次;全區旅游總收入達到278億元,兩項指標10年內首次雙雙實現20%以上增長。預計旅游總收入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8%,旅游業進入自治區戰略性支柱產業行列。

2018年1月2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咸輝在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提高景區景點和服務設施質量,推動旅游與文化、生態的深度融合,建成一批特色旅游鄉鎮、生態農莊農家樂,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延伸旅游產業鏈條,提高旅游性價比,實現旅游收入300億元以上。

寧夏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后,鹽池縣快速反應,編制完成了《全域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長城遺址、通用機場、革命歷史紀念園、花馬池古城遺址公園等為依托,打造集紅色教育、休閑觀光、體育競技、運動體驗為一體的長城旅游觀光帶;以哈巴湖、沙泉灣等鹽州大草原生態資源為依托,打造集休閑度假、自駕觀光、賞草原美景為一體的生態旅游自駕帶;以曹泥洼、何新莊、興武營等特色鄉村為依托,打造鄉村休閑、品味農家、脫貧致富為一體的鄉村旅游體驗帶。這3條旅游觀光帶,構成了鹽池縣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文冠果是草原開發和全域旅游的好產業。在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上種草非常困難,但栽文冠果相對容易。稀植文冠果后,草就自然生長出來了,草原就永遠保住了?!渡衬c沙產業》(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11出版,王國強著)就把文冠果作為征服沙漠的唯一樹種和首推沙產業。

2018年5月,馬成福寫作了《把沙漠變成文冠果林?!返奈恼?,提出了《把沙漠變成文冠果林?!返暮狼閴阎?,希望把沙漠變成文冠果觀光農業和風景旅游基地,變成人類取之不盡的財富源泉。7月14-15日,中國治沙暨沙產業學會邀請我參加了“2018 張掖沙產業論壇暨風沙危害區生態修復與沙產業協同創新理事會會議”。會上,我提出文冠果抗旱節水喜光且具有高附加值,符合沙產業的要求和方向,提出了《把沙漠變成文冠果林?!返南敕?,得到了與會科學家的鼓勵與支持。

2020年11月27日訊,國家發改委、國家林草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科學擴大木本糧油產業規模。在北方干旱區適當發展長柄扁桃、文冠果等樹種。推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產業等深度融合,依托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基地,發展各具優勢的特色觀光旅游、生態旅游、森林康養、森林人家、自然教育產業。支持以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為特色的產業園區按程序申請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國家級示范園區。

由于文冠果具有耐旱、耐寒、喜光的特點,以及防風固沙的作用和經濟效益好的優勢,而且鹽池擁有714萬畝可利用草原,而且光熱資源非常豐富,是文冠果種植的黃金地帶。只有大量推廣種植文冠果,才可以把這些原來的地理資源轉變為優勢資源,破解生態危機和食用油危機,帶動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取得草原開發、全地域旅游和生態建設的和諧發展。

建議把《鹽池縣2020年生態保護恢復資金草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招標公告》中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治理面積10萬畝改種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還有觀賞價值的抗旱樹種文冠果,一次性擴大文冠果種植面積。

建議把鹽池縣的生態林、綠化樹和旅游觀賞樹改種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還有觀賞價值的抗旱樹種文冠果,也可以另選適宜的地方建設文冠果風景旅游區,將進一步提升鹽池縣的旅游價值:退化草原不僅可以治理,而且可以建成綠洲,建成文冠果花海和油田。從而實行綠化與美化相結合,經濟性與觀賞性相結合,營造現代化的城鄉美景,形成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常規的生態造林和綠化樹種都是松樹、國槐和楊樹,屬于耗水樹種,很容易被旱死,如果生態林和綠化樹種能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與老百姓的利益掛鉤,就可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成活率、降低育林成本。

建議把鹽池縣的退耕還林和精準扶貧等造林項目選用文冠果,在有條件的鄉鎮建成文冠果特色小鎮,把文冠果作為鹽池縣特色林果產業做大做強。如果種下文冠果,就種下了搖錢樹,使農民通過辛勤的勞動獲得豐收,就有了取之不盡的財富。文冠果抗旱耐活,經濟效益好,移栽后最二年就能掛果。經過西北文冠果基地高產選育的文冠果結果早、產量高、效益好,我國北方的水地、旱地和荒山荒坡均可種植,是退耕還林和精準扶貧的好樹種。

建議鹽池縣選擇條件較好的鄉鎮建設文冠果田園綜合體。以文冠果風景旅游為先導,以文冠果產業發展為核心,以中華文化傳承與文冠果文化為靈魂,以文冠果產品銷售為支撐,以文冠果旅游體驗為價值,以城鄉融合與鄉村復興為目標。從而達到鄉與城的結合、農與工的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生產與生活的結合,以鄉村復興和再造為目標,通過吸引各種資源與凝聚人心,給那些日漸蕭條的鄉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價值、信仰、靈感和認同的歸屬。

開展文冠果田園綜合體要堅持以農為本,以保護耕地為前提,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保持農村田園風光,保護好青山綠水,實現生態可持續;要確保農民參與和受益,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讓農民充分分享文冠果產業發展成果。讓人們從中感受到農業是充滿希望的現代產業,農民是令人羨慕的體面職業,農村是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建議鹽池把文冠果確定為龍頭產業,遠期種植文冠果100—500萬畝,帶動寧夏種植文冠果2000萬畝,從而把寧夏文冠果產業做大做強。農業是天下最容易干的事,又是天下最難干的事。容易是由于有的產業有社會的長期的技術經驗積累,難在有的產業沒有社會的長期的技術經驗積累,在這種情況下長期從事這一產業的企業就容易成功,而貿然突進的企業就容易失敗。

據寧夏日報2011年11月4日報道《石嘴山惠農區:3.6億元招商項目開工9月人去樓空 2000萬被卷走》。分析失敗的原因:企業看準了文冠果產業,目標很遠大,投資也巨大,但卻對文冠果育苗和種植技術一竅不通,最后掉進了農業這個大坑里?!拔覀円欢ㄒ次飞?,偉大的生命更不會逆來順受!”文冠果生命之偉大主要表現在她的頑強、長壽和高品質。文冠果全身都是寶,為什么千百年來沒有發展起來,就是我們沒有敬畏她的生命,沒有認真研究她的生命特性,我們夢想像馴服其他生物一樣馴服她,結果她寧死不屈,最后失敗的還是人類。我們認為文冠果是一個老樹種,新產業,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敬佛一樣潛心修道,沒有二十年的研究是很難參透她的生命特性的。

做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必須把龍頭企業樹立起來了,才能把文冠果產業做大做強。因此建議把西北文冠果基地確定為鹽池縣的文冠果良種繁育基地,為全縣提供高產文冠果種苗;建議把西北文冠果基地作為鹽池縣的文冠果龍頭企業扶持和培養,在文冠果育苗、種植和加工方面給予項目支持,在回收籽種方面給予貸款和貼息;建議把西北文冠果基地培育成鹽池縣的文冠果龍頭企業,建立文冠果育苗基地、種植基地、綜合加工基地和科研基地、旅游基地,逐步建成文冠果產業示范基地暨風景旅游區。

由于文冠果具有耐旱、耐寒、喜光的特點,以及防風固沙的作用和經濟效益好的優勢,而且寧夏擁有大面積的荒山、荒坡和荒漠,還有大片撂荒的旱土地、旱沙地,而且光熱資源非常豐富,是文冠果種植的黃金地帶。只有大量推廣種植文冠果,才可以把這些原來的劣勢資源轉變為優勢資源,破解生態危機和食用油危機,帶動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和諧發展。

二、為解決食用油危機做出積極貢獻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木本油料,大力支持文冠果產業發展,相繼出臺了《國家林業局關于印發文冠果原料林可持續培育指南和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續培育指南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規模的通知》《國家林業局關于加快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的指導意見》《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優惠政策,《國家儲備林樹種目錄》(2019年版)將文冠果納入了國家儲備林目錄。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發布了《文冠果油》(LS/T 3265-2019)行業標準,明確將文冠果列為木本油料樹種,拉開了文冠果大開發的序幕。我們要充分把握好這些政策和機遇,努力發展文冠果產業,開創文冠果產業的新局面。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油為先。糧油安全關系到人民的生活和社會安定,始終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尤其中國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更是關系國家安危的重中之重。

國際巨頭壟斷已成為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現實威脅。目前,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以上,已經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BCD”所控制??鐕Z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

多年來,我國食用油進口量超過國際安全預警線,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進口國,同時也是世界油料進口大國。2017年,中國自產大豆1400萬噸,總進口9554萬噸,說明中國極度缺乏食用油。2018年度產油量1192.8萬噸,消費量3511萬噸,說明66%依賴于進口。2019年受中美貿易糾紛的影響,2018、2019大豆進口有所下降,2019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為8851萬噸,菜籽進口量達274萬噸,芝麻81.5萬噸,亞麻籽42.7萬噸,花生40.5萬噸,葵花籽30.2萬噸,棉籽6萬噸。2019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達755萬噸,菜籽油進口161.5萬噸,葵花籽油122.9萬噸,豆油82.6萬噸,花生油19.4萬噸,椰子油17.2萬噸,橄欖油5.4萬噸,亞麻籽油5.1萬噸。這對我國食用植物油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也對我國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

中國人均油脂消費量未達世界平均水平,仍處于需求剛性增長階段。隨著人口數量和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將使中國油脂消費量持續、快速增長。2018/2019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為3523萬噸,同比2017/2018市場年度增加了123萬噸。隨著人口的增加和消費層次的升級,我國對食用植物油的需求還將呈剛性增長態勢,維護國家糧油安全已成為一個重大戰略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不斷增強,食用不飽和脂肪含量高的木本油料成為人們預防肥胖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保健措施。因此,近年來,城市居民的食用油正在由大豆油、調和油、色拉油向花生油、茶油逐漸向橄欖油和文冠果油轉移。發展木本糧油生產還有利于優化食物結構,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優質木本糧油食品,具有重要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尤其文冠果是我國北方特有的優良木本食用油料樹種,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重大。

我國食用油缺口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依靠種植草本油料,90%以上的食用油是從油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中榨取的,而草本油料畝產量低,抗災能力弱,產量不穩,經濟效益差,從而影響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目前,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發展文冠果等木本油料,不僅可以改變我國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而且還能夠騰出更多的耕地種植糧食,有效維護國家糧油安全[5]。

文冠果的歷史比人類的歷史還要長,千百年來曾多次被提倡和推廣,但始終沒有發展起來。為何這么好的樹種發展不起來呢?除了宗教、文化與政治因素之外,文冠果也存在“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等技術難題?!耙圃猿苫铍y”是種植方面的難題,“千花一果”是經濟價值問題。這兩個難關不攻克,文冠果就沒法發展起來。

馬成福原來是一位關注生態的報告文學作家,由于寫作《流血的石羊河》,與抗旱節水的文冠果一見鐘情,從此矢志不渝研發文冠果20年。他創辦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等難題,經過雜交選育培育出了高產文冠果新品種,入選全國木本油料“一線工匠”人才庫,被業界稱為“文冠果雜交之父”和“文冠果產業的拓荒者”,還被聘請為寧夏文冠果總顧問。原來蘭州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帶領西北文冠果基地員工在蘭州新區種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娃娃還難的荒山上種植了50萬棵文冠果;原來白銀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帶領白銀市干旱山區農民發展了50多萬畝文冠果。他不畏艱難,開拓創新,以實踐科研和宣傳推廣為一體,帶領干旱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把鮮為人知的文冠果,干成了利國利民的新興產業,被評為“新農村建設帶頭人”。歷經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奮斗,我們培育的文冠果種苗,已經走出了甘肅,擴散到了西北、東北、華北,引種到了四川、江蘇、湖北南方地區,我們的高產文冠果正在神州大地處處開花結果[6]。

2012年4月19日,甘肅日報報道《景泰文冠果工廠化育苗取得成功》:目前,景泰西北文冠果基地采用太陽能溫室無紡布輕基質培育文冠果苗木取得成功,從種子育苗到出圃僅需要3個月時間,具備了大規模生產文冠果苗木的能力[7]。

2016年6月3日,甘肅日報報道《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難題》:初夏時節,記者走進位于景泰縣和蘭州新區的西北文冠果基地看到:這里剛定植兩年的苗子就開始掛果,三年的果樹已經碩果累累,有的果子壓彎了枝頭。西北文冠果基地已經突破了“千花一果”的難關,為文冠果產業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8]。

2018年4月20日,甘肅日報報道《馬成福和他的文冠果產業》:“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是制約文冠果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歷經18年的潛心研究,他終于破解了這兩大難題,為文冠果產業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9]。

2019年6月,馬成福入選全國木本油料“一線工匠”人才庫,排名第19位?!叭珖颈居土弦痪€工匠人才庫”在全國共征集到183位工匠人才,評審組根據從事工作年限、特殊技能應用、產業成果推廣、脫貧攻堅效果、區域內社會反響等綜合因素考量,最終選定168名。

2019年9月1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給馬成?;匦糯饛停?/p>

馬成福同志:文冠果是我國的鄉土樹種,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花期長、花色艷麗等特點,可以作為城鄉綠化樹種、景觀樹種,適合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種植。國家支持西部地區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結合京津風沙源治理、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建設等國家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以及地方林業重點工程種植文冠果,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并享受相應的補助政策。

文冠果還是木本油料樹種、經濟樹種。其種仁含油量較高,可以作為食用油和生物柴油的原料。其花、葉、果皮等器官具有開發利用的潛力。國家高度重視文冠果經濟價值的開發利用,并予以積極推進。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8號)已經明確將文冠果列為木本油料樹種。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發布了《文冠果油》(LS/T 3265-2019)行業標準。我局專門成立了文冠果工程研究中心,支持文冠果良種選育、產品開發等科學研究。下一步,我局將協調有關部委繼續關注文冠果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支持文冠果產業健康發展。

感謝您對林草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19年9月10日

2020年春,在甘肅古浪縣八步沙,西北文冠果基地與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合作試驗種植的300棵文冠果全部成活。在寧夏中衛沙坡頭,西北文冠果基地與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合作,在沙漠邊緣地帶種植文冠果600棵,成活率達100%;與內蒙古翔源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西吉縣平鄉楊百戶村旱山地種植文冠1200畝,成活率達95%以上;與紅寺堡區大河鄉烏沙塘村合作種植文冠果300畝,成活率達95%以上。目前,這些文冠果苗木長勢良好,將逐年開花結果。

6月18日,經寧夏中外經濟發展合作協會主席常務會議決定,聘任馬成福為寧夏文冠果總顧問。馬成福表示,寧夏具有發展文冠果產業的有利條件和資源,他將與寧夏人民一起努力,把文冠果產業做大做強,帶動干旱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奮力譜寫美麗新寧夏建設新篇章。

2012年11月25日,馬成福在西吉縣文冠果基地向寧夏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楊占武和寧夏中外經濟發展合作協會領導講解文冠果

2012年12月2日,馬成福與考察西吉文冠果基地的民政部、寧夏民政廳和寧夏愛國教育協會等單位領導合影留念

西北文冠果基地歷經20年破解了“千花一果”難題,培育出的高產文冠果種苗,好水地種植第二年就開始開花結果。近年來文冠果籽價格每公斤20元左右,造林密度一般采用1.5米×2米株行距即畝栽222棵,三五年后即使每棵樹產籽1公斤,畝產也能達到220公斤;十年后即使每棵樹產籽5公斤,畝產也可達到1100公斤;等到密度太大時,再帶土移栽掉一排,變成3米×2米即畝栽111棵,每棵樹產籽10公斤,畝產就是1110公斤。套種采用1.5×4米即畝栽111棵,套種一定要選低桿和耗水少的作物,否則遮蔭和水澇都會對文冠果造成傷害。文冠果幼林實行林糧、林草或林藥間作,既可以增加經濟收入,提高幼林期林地的經濟效益,又起到了除草松土作用,如果間作豆類作物還可增加土壤肥力,可謂一舉兩得。

文冠果是朝陽產業,健康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還可以消除貧困,解決就業難題。文冠果初期產業有育苗、種植,文冠果觀光農業,文冠果風景旅游等;加工產業有文冠果高級保健食用油、文冠果養生茶、文冠果飲料,以及文冠果家具、文冠果文玩、文冠果根雕等;深加工產業有文冠果制藥、文冠果美容等。發展文冠果將有效緩解生態危機和食用油危機,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不僅能增加寧夏山地作物的多樣性,還能起到綠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作用,顯示出較高的生態效益,對于調節區域氣候,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積極的作用,還能有力發展社會經濟,改善民生,精準脫貧,促使山區人民群眾過上小康生活。

總之,鹽池縣干旱少雨,水土流失、植被退化嚴重,生態危機不容小覷。造林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的最有效手段,而鹽池生態、綠化和林果產業當首選文冠果,這對鹽池經濟發展和根治鹽堿地,以及徹底改善鹽池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發展文冠果產業是調整鹽池農村產業結構、治理水土流失和實現鹽池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埃及是一個沙漠國家,沙漠干旱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96%。全國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干旱少雨,氣候炎熱干燥,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從亞歷山大利比亞國境的西北海岸沙漠,年降水量為120-150毫米,并有淺層地下水,他們在固沙中廣泛栽植了橄欖和無花果。在西奈半島西北海岸沙丘地年降水量為100-150毫米,他們也運用先進科學技術種植橄欖和金合歡等,進一步向知識密集沙產業方向發展。

勤勞智慧的埃及人民,歷盡數十年的艱苦奮斗,沙漠治理已大見成效。昔日的茫茫無邊沙海,如今變成郁郁蔥蔥的綠洲。埃及治理沙漠的成功經驗,為世界上所有的沙漠化國家做出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治理沙漠的成功之處就是因為他們選用了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價值高的橄欖、無花果和金合歡等樹種。橄欖屬于木本油料樹種,是很好的經濟樹種。橄欖油大家都知道,是很好很貴的食用油,因此他們的路子就走對了,他們沙漠化治理是與沙產業結合在一起的,因此是成功的,是可持續的[10]。

文冠果是一個古老的樹種,但卻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而橄欖油則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老產業,我們通過橄欖油產業在埃及的發展奇跡,看到了文冠果的未來,看到了文冠果產業無限光明的發展前景。如果文冠果能夠在鹽池大力推廣種植,建立一個山川秀美的鹽池就不再是夢想。

馬成福的理想是:發展文冠果,美化北國大地,帶領廣大干旱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解決食用油危機,健康炎黃子孫,造福中華民族!發展文冠果產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

作為寧夏文冠果總顧問,馬成福愿意把鹽池作為文冠果基地,逐步向寧夏大地發展文冠果產業。他將與寧夏人民一起努力,把文冠果產業做大做強,壯大成為農業龍頭產業,帶動寧夏農民一往無前奔小康,奮力譜寫美麗新寧夏建設新篇章。

文冠果象征著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她歷經災難卻堅強不屈、欣欣向榮,凝聚著中華民族的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國大地的希望,她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力量,她是解決食用油危機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黃子孫的母乳,她是造福中華民族的神樹,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寶。

參考文獻:

[2]梅成瑞.寧夏土地資源特點與承載能力的估算,1984

[3]耿峻.對我區文冠果良種發展的思考. 寧夏林業通訊,2008, 7(2):32-33

[4]王宏杰.寧夏鹽池縣植物資源及其合理利用.1977年

[5]馬成福.中美貿易戰拷問:誰來養活中國人.云同盟,2018

[6]馬海博.文冠果產業發展瓶頸與解決方法.甘肅林業,2020(3):31

[7]李保榮.景泰文冠果工廠化育苗取得成功.甘肅日報,2012-4-19

[8]李保榮.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難題.甘肅日報,2016-6-3

[9]李保榮.馬成福和他的文冠果產業.甘肅日報,2018-4-20

[10]馬成福.把沙漠變成文冠果林海.馬成福文冠果的博客,2019-8-1

3人跨省到靖遠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被起訴!

關注

甘肅靖遠縣人民檢察院

起 訴 書

靖檢一部刑訴〔2020〕218號

本案由甘肅省靖遠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胡某某、劉某某、陶某某涉嫌盜掘古墓葬罪,于2020年10月23日向本院移送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10月25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9年8月份,被告人胡某某伙同陶某某駕駛皖C*****獵豹牌越野車從安徽蚌埠市出發,先后在陜西、河南將被告人劉某某及尤某某、黃某某、席某某(以上三人另案處理)。六人駕車行至甘肅省靖遠縣**鎮**村對隋唐時期的霍家半川古墓群(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盜掘。胡某某提供盜掘工具及相關費用負責開車接送并放風,劉某某、黃某某對主墓室的位置進行探測定位,探測到墓葬位置后,劉某某、黃某某、尤某某、席某某、陶某某等人用鐵锨等工具對主墓冢的封土進行挖掘,之后撬開墓室青磚進入但未盜得文物,對盜洞簡易封堵后離開現場。靖遠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勘驗:霍家半川墓群主墓冢封土南側被掘開一孔洞,盜洞口徑為50cm×100cm,深度約為7m,盜洞已通至墓室;此次盜掘行為已嚴重破壞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霍家半川墓群的本體,對墓群中主墓冢的歷史風貌、墓室青磚的燒制技藝載體、墓室設置的藝術形態以及墓室的砌筑的建筑科學依據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

1.戶籍證明、白銀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件等書證;2.證人霍某某等人 的證言;3.被告人胡某某、陶某某、劉某某等人的供述和辯解;4、同案犯尤某某的供述;5.勘驗、檢查、辨認筆錄。

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胡某某、劉某某、陶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沒有異議,劉某某、陶某某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胡某某、劉某某、陶某某為牟取非法利益,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墓葬,侵犯了國家文物管理和國家對古墓葬的所有權,情節較輕,三人的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一款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盜掘古墓葬罪追究三人的刑事責任。胡某某、劉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陶某某起次要作用,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被告人劉某某、陶某某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從寬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靖遠縣人民法院

2020年11月18日

▋來源:12309中國檢察網

房屋出售

中韩一区二区免费丝袜美女|好爽黄片不要啊簧片|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女人自慰一级α女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