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牛麻竹筍

“西牛麻竹筍”,也稱“英德麻竹筍”,廣東省英德市特產,因主產于該市西牛鎮而得名,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西牛麻竹筍具有鮮嫩、爽口、筍味香濃的特色,享譽山珍之稱。麻竹筍富含粗纖維和A、B2、B6、C等多種維生素,是天然無污染的優質食品,多食有助消化、消滯、益壽延年。西牛麻竹筍產品主要有即食系列和筍干系列。即食筍系列以優質麻竹筍為原料采用現代工藝精制而成,產品有脆筍、玉筍、鳳尾幼筍等;筍干系列有筍花、筍尖、筍衣、生筍絲等,以民間傳統加工而成,是美味佳肴的上乘佐料,產品遠銷日本、香港、澳門、新加波、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西牛鎮是麻竹筍生產加工集約基地。2005年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麻竹筍之鄉”、中國果菜產業發展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優質食用筍基地鄉鎮”。.

麻竹筍在英德市栽培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清朝,1821年-1850年間(清代道光)對英德麻竹筍有記載“麻竹長數大,大者徑尺,概節多枝叢生回枝,葉大如履”。1921年(民國十年)《廣東農村概況調查報告》英德縣概況,在森林部分記述“第四區內除松林外,以取筍制干之竹為多”。這里提到的第四區指的就是西牛鎮一帶?!拔髋9S干”,曾于1922年(民國十一年)3月1日至7日舉辦的“廣東省第二次農品展覽會”上獲特等獎。歷史上,以西牛、沙壩出產的筍干多、質量好。1949年后,“西牛麻竹筍”逐步有所發展,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發展更快。歷年,縣商業、供銷部門,均有筍干收購外調出口。到21世紀初,已形成規模企業十多間,在當地形成麻竹、麻竹筍、麻竹葉生產、銷售的產業鏈,西牛麻竹筍是廣大農民奔小康的其中一項新興產業。隨著農村制度的改革、地方0的推廣,英德市麻竹筍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增加,到1986年,麻竹筍種植面積達6萬多畝。1986年廣東省山區經濟工作會議之后,根據麻竹筍易管理、生產周期短、經濟效益明顯等特點,英德市進一步引導山區人民把麻竹筍作為山區種植的優先發展品種。同時,筍制品價格的不斷上漲,麻竹筍鮮筍加工廠的建立,也提高了人民種植麻竹筍的積極性,使麻竹筍種植在以西牛鎮為中心的周邊鎮迅速擴展,大洞、九龍、石灰鋪、浛洸、連江口、黎溪、英城等鎮也把麻竹筍作為主要經濟作物進行種植。麻竹筍成了英德市農村快速致富的法寶,人們把麻竹筍稱為“剝皮黃金”。經過多年的推廣工作,英德市麻竹筍發展非常迅速,到2010年,英德市麻竹筍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良種推廣率達到了50%,鮮筍產量為31.5萬噸(毛重),筍干產量為12600噸,總產值為2.03億元,主產區農民年人均竹筍收入1250元,占年人均總收入的41%,成為廣東省乃至全中國最大的麻竹筍種植基地。2005年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麻竹筍之鄉”、中國果菜產業發展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優質食用筍基地鄉鎮”。西牛鎮竹筍已有規模企業十多間,在當地形成麻竹、麻竹筍、麻竹葉生產、銷售的產業鏈。西牛麻竹筍的發展有利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英德市廣大農民奔康致富創造了條件。西牛鎮區現建成投產的筍產品加工廠有巨龍、震興、旭祥、欣樂,年加工筍產品3萬多噸。主要品牌有巨龍農副產品加工廠的“鴻大”和震興農副產品加工廠的“巧口”商標產品。產品遠銷日本、香港、澳門、新加坡、臺灣等國家和地區。

保護范圍

西牛麻竹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廣東省英德市《關于劃定西牛麻竹筍產地范圍的函》(英府函〔2007〕24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廣東省英德市內低丘陵坡地,范圍在東經112°45′至113°55.1′,北緯23°50′至24°33′。

中韩一区二区免费丝袜美女|好爽黄片不要啊簧片|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女人自慰一级α女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