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A級旅游景區
采石磯,又名牛渚磯,居我國著名的“長江三磯”之首。它東起鎖溪河,西達大江,界定面積約80公頃,是一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天然公園。絕壁臨江,水湍石奇,歷來又以其山水之險、風物之秀獨領-,被譽為“天下第一磯”?!安墒剿捉稀?,李白曾多次登臨吟詠,留下了許多不朽篇章,最終長眠于附近的青山。唐代元和年間,這里就建起了太白樓。登樓遠眺,千里長江,盡收眼底,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稱。千百年來,有許多文人墨客來此憑吊,尋幽探勝。文才風流,至今不絕。
采石磯扼守長江天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發生在這里的著名戰爭二十余次。采石磯還是我國早期的佛教勝地之一,廣濟寺始建于東漢,為江南名剎。
如今,采石磯擁有全國最大的李白紀念館,有馳譽江南的三元洞,氣勢雄偉的三臺閣,引人入勝的萬竹塢,有“當代草圣”林散之藝術館,以及一些新開發的景點,如:沿江棧道等,還有一些待開發的景點,如:金牛洞、延園等。游人可泛舟于江上,賞“風荷疏影”;或策杖于古棧道,尋“大腳印”;戀“古剎禪林”,聆聽晨鐘暮鼓;或登上三臺閣,瞰山種秀色,眺“天門曉日”,嘆“大江東去”。如入世外桃源,流連忘返。采石磯是中外賓朋游覽、觀光、休憩的絕佳場所。
采石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的核心景區,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里處的長江東岸,南接著名米鄉蕪湖,北連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平生涉歷山川,跡遍天下,惟百年不忘采石。曾多次登臨吟詠,在這里寫下了《橫江詞》、《牛渚磯》、《望天門山》、《夜泊牛渚懷古》等膾炙人口的詩篇50余首。民間還廣為流傳他身披宮錦袍、泛舟賞月、跳江捉月、騎鯨升天的神話故事。
采石磯原名牛渚磯,自古以來不僅以風物之秀著稱,還以其扼守長江天險向為兵家所重,成為鎖鑰東南,江山易主的必爭之地。山以詩秀,水以詩麗,物以詩華,景以詩名。繼李白之后,歷代名人雅士300余人來采石磯憑吊詩仙,尋幽探勝,文采風流,至今不絕。
“鳳臺東出無多地,牛渚南來第一磯”自東漢以來,歷代發生在這的戰爭20余次。其中虞允文抗金兵、朱元璋占太平、太平天國守天京……多少英雄為其折腰,多少雅士為其謳歌,刀光劍影屢屢,亭臺樓閣重重。歷代戰爭留下的累累傷痕,妝點著今日關山,因此留下名勝古跡比比皆是:聯壁臺、李白衣冠冢、大腳印、赤烏井、伯牙臺、然犀亭、峨眉亭、江山好處亭、懷謝亭、待歸亭等,給采石磯增添了壯美的色彩,優美的傳奇。
采石磯還是我國早期的佛教勝地之一。山上的廣濟寺始建于三國孫吳赤烏年間,自古即是江南名剎。千百年來晨鐘暮鼓,香煙裊裊,佛事頻繁,給采石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采石磯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和集秀、奇、險、文于一身的獨特風貌作為一種得天獨厚的旅游文化資源,在中華大地是不多見的。對此天然勝境,一位名人曾發出感嘆:“國中園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絕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園者,獨采石磯矣!”
1987年采石磯被批準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被評為國家AAAA旅游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致力于風景區的保護和相關設施的建設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注入活力,先后投資億萬元,硬化景區通道,恢復文物古建美化優化環境,改善旅游設施,使采? ??磯風景名勝區新老景點煥發出勃勃生機。
安徽·采石風景名勝區

采石風景名勝區地處安徽省馬鞍山市,總面積64.85平方公里,是國家級4A景區,由采石磯片區、濮塘片區、青山片區、橫山片區四部分組成,是一處以詩仙李白文化為核心,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為底蘊,以“翠螺浮大江”山岳型自然景觀為特色,以文化欣賞、觀光休閑為主要功能的綜合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采石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頗具特色,擁有“長江三磯之首”的采石磯、“山水都”青山、“江南四大名樓”太白樓、“詩仙長眠之地”李白墓園等景點,眾多名人雅士紛至沓來,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采石磯片區西瀕長江,水湍石奇,雄踞于江流之中,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又因其風光旖旎、人文薈萃而成為三磯之首,被譽為“長江第一磯”。唐代大詩人李白一生曾多次登臨吟誦,留下“跳江捉月,騎鯨升天” 的傳說。

采石磯景區有李白紀念館、有“當代草圣”林散之藝術館、有千年古剎廣濟寺、有馳譽江南的三元洞,還有謫仙園古建筑群、古棧道、翠螺灣等景點。游人可泛舟江上,賞翠螺秀色;或策杖古棧道,尋覓“大腳印”;或登三臺閣,眺“天門曉日”,嘆“大江東去”。

青山片區地處安徽馬鞍山當涂縣,其山勢崢嶸,巖壑靈秀,蜿蜒起伏,林木蔥郁,史載南齊詩人宣城太守謝脁酷愛其勝,謂之“山水都”。這里古跡甚多,有唐代大詩人李白墓、南齊大詩人謝脁的謝公祠遺址、謝公井及宋代書法家米芾所書的“第一山”碑等。

萬山村曾是李白的族叔、唐代著名篆刻家李陽冰的居住地,留有李陽? ?親手栽種的狗骨樹及千年古井等遺存;詹村為江南徽派建筑,小橋流水、綠樹人家,有著名寺院石隱禪寺(觀音庵)。

濮塘片區位于安徽馬鞍山市區東部邊緣,與江蘇南京市江寧區接壤,峰巒疊嶂,溝谷縱橫,林豐竹茂,森林覆蓋率達到70%。區內有多處奇觀,白母園“千年白母抱黃兒”、回音壁神秘回音以及全長約150米的“車逆行,水倒流”的神奇怪坡。

片區內還是集運動、健康、文化和休閑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度假區內的紫藤花廊、浪漫心湖、鐵皮巨人集裝箱酒店等,可以讓游人體驗“市外濮塘,返璞歸真”的自然風光和休閑度假生活。

橫山片區位于安徽馬鞍山市博望區。橫山又稱橫望山,山勢威嚴,林壑優美,橫列若屏障,因四望皆橫而得名。

片區內名勝古跡眾多,澄心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因南朝齊梁間“山中宰相”陶弘景在此隱居煉丹而聞名;橫山天然形成的“石門”奇景之上,有唐人摩崖題刻楷書“石門”二字,相傳是李白手跡,為安徽省72處古跡之一;向陽水庫更是青山綠水,景色秀麗,宛若人間仙境,被譽為“世外桃源”。
采石磯景區線路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門票
1.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門票
門票80元,組團會便宜一些。包括所有風景區了。中小學生門票50元!
2. 采石磯公園門票免費
免費。
壽桃湖曾是開采金山石的礦區,采礦廠陸續關閉后,廢棄的采石宕口低洼處形成了一個個小水潭,逐漸匯聚成了4個面積較大的水塘。其中最大的水塘面積達1.7平方公里,不僅是木瀆地區面積最大的水域,也是蘇州中心城區最清澈、最深的水域之一,水質優良,達到了直飲標準。
3. 采石磯 門票
采石磯門票65周歲免門票。
4.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門票多少錢
博望橫山風景區不要門票,是一個免費的景點。
該景區位于馬鞍山采石風景名勝區的橫山片區,是博望新區的“后花園”,景區占地總面積3.4萬畝,具體規劃為“一帶四區”,即橫山石門生態觀光帶和田園休閑區、李白文化區、橫山水文化休閑區、宗教文化區。
5.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門票多少
靈巖山的最佳游覽時間:4-11月
靈巖山的門票價格:
1、靈巖山:免費
2、靈巖山寺院:1元/人
靈巖山的開放時間:08:30-17:00
靈巖山的景區位置: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太湖街道>甪直鎮>金庭鎮>江蘇省太湖采石公司>吳中區林場>穹窿山風景區>開發區>國家蘇州太湖旅游度假區>木瀆鎮
靈巖山的到達方式:
乘車路線:43路,64路,65路,312路,446路,663路可直達靈巖山;2路,26路,505路,512路,511路,665路,游4路在靈巖山首末站下車。
自駕路線:市區走竹園路→靈天路、友新立交/蘇福路→中山西路,即可;外省市走蘇紹高速/繞城西南線,從光福/藏書/S230出口離開沿蘇福路行駛即可。
靈巖山的景區電話:
(0512)66261310/66362826
6. 采石磯景點門票
按照市政府201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要求,采石磯景區對馬鞍山市常住人口(本市市民或長期居住的外來務工人員)實行免費入園政策。凡是具有馬鞍山戶籍,或長期在馬鞍山學習、生活、工作的人,都是符合免費入園政策的。也就是說,身份證是三縣三區的馬鞍山市民、在馬就讀的學生等群體,過去免費入園的人群仍可憑相關證件繼續享受免費入園的政策。
7. 采石磯風景區門票免票
國家4A景區?,F執行的門票價為68元/人,兒童身高1.2米以下、65周歲以上老年人、持有離休證、殘疾證、現役軍官證、記者證等人群免票。此外,本地市民可花費30元辦理一張采石磯年票卡,憑年票卡可在一年內無限次免費游玩采石磯景區。
2021年采石磯景區向馬鞍山常住人員免費開放,本地市民憑身份證前往景區,而常住馬鞍山的外來人員可憑學生證、居住證、工作證等有效證件前往。
8.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需玩多長時間
采石磯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九華西路,是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另兩個是南京的燕子磯和岳陽的城陵磯),位于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處,海拔131米的翠螺山探入西側的長江,月牙形的鎖溪河包圍了山的東面。
采石磯因李白而出名,相傳他醉酒后赴江中捉月,溺死于采石。游客來尋訪詩仙足跡的同時,還可以看到秀麗的園林景觀和壯闊的長江水色。隨著別具特色而因地制宜的郊游、攀巖、速降、游娛、野營、垂釣等遠離喧囂、涉足山野的現代休閑方式項目的實施,采石風景名勝區將會成為一處以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為靈魂,以“翠螺出大江”臨江絕壁景觀和鎖溪河風光帶為主要載體,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山、古棧道和采石鎮、小黃洲在內的融名勝觀? ??、人文教育、休閑娛樂、旅游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著名風景名勝區和二日游旅游目的地。
景點級別AAAAA級
9. 采石磯景點介紹免費
一、太白樓。位于采石磯景區內,為三重飛檐木結構古建筑。 太白樓高十八米,長三十四米,寬十七米,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前后分兩院,前為太白樓,后為太白祠。
主樓底層為青石壘砌,二、三層系木質結構,飛檐鑲以金色剪邊,歇山屋面鋪設黃色琉璃瓦,簡瓦滴水飾物有鰲魚走獸。太白樓門額上藍底金書“唐李公青蓮祠”,門兩側蹲一對石獅。進門兩壁回廊嵌有清代重建紀事及李白生平碑刻。三樓檐下高懸“太白樓”匾額。
二、馬鞍山三臺閣為馬鞍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三臺閣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長江名閣,始建于明崇禎年間,后毀于戰火。20世紀末得以重建。建成后的三臺閣高五層約3O米,閣體呈方形,琉璃覆項,飛檐翹角,氣勢恢弘。
三、林散之藝術館。坐落于采石磯萬竹塢,與李白紀念館相鄰,林散之藝術館設計為園林風格,占地3800平方米,庭院里主館、副館和學術館三個以茅草為頂。主館名之為“江上草堂”,內藏林散之各個時期的代表作一百余幅,大多為草書精品;林散之生前所作寫生畫稿及詩作手稿則保存于副館內。
四、翠螺灣。位于采石磯景區西南,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其中水系5萬平方米,石質面拱橋2座,木質面平橋3座,石質面平橋1座。有六角亭、草亭、水榭、釣魚臺、游船碼頭、棧道、農家樂、娛樂設施基地、月季園以及牡丹園等景點。
五、圓夢園。坐落于采石磯景區太白樓東側的萬竹塢內,占地6公頃。以萬竹塢萬竿修竹為依托,以徽派建筑藝術為特征,徽派山水樹樁盆景、園林小品參差其間,具有江南園林的風貌。
六、李白紀念館。珍藏明清以來中國國內外各種版本李白詩集40多套,其中善本集7套,藏有明代以來各種書畫作品700多幅,歷代文物數百件;并設有李白研究資料室。
七、鎖溪河。原名牛渚河、采石新河。全長2400米,均寬60米,起到溝通長江、聯系古鎮的紐帶作用。
八、萬竹塢以竹類為主體,以竹文化為旨歸,結合亭、廊、榭、橋等建筑小品,經營有年而最終達到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這片清幽世界里,生有十三屬一百多種奇珍異竹,策杖萬竹塢青石小徑,清風拂面,綠影婆娑,不禁使人想起竹的虛心勁節,奇姿孤操。
萬竹塢內有粉墻黛瓦的圓夢園,古樸典雅的夢溪聯袂等勝跡。圓夢園回廊壁上刻有歷代畫家寫竹精品一百幅,廊柱上則刻有當代名家書寫的古人詠竹佳聯。游人經處,小橋流水,煙雨江南,如行畫中。
九、三元洞為馬鞍山市文物保護單位。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采石磯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素為江南天然勝景之一。三元洞得名有二:一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年間,僧人定如云游,悅此清幽絕俗,遂率眾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于此而得名三元洞。
另有民間傳說,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會考,途經采石忽遇狂風驟雨,幸得神仙保佑,方才化險為夷。后三人皆金榜提名,為官一方,為報神仙救命之恩,捐資就洞筑樓,改名三官洞。
十、沿江棧道。采石風景區沿江棧道凌空飛架于臨江的懸崖峭壁之間,南起三元洞,北至蝸牛尾,全長約800余米,依山就勢,起伏蜿蜒。沿途設有鐵索橋、拱橋、穿山隧洞、觀景臺、休息廣場等景點。游人穿行于沿江棧道,仰觀絕壁、俯察江流,探奇懷古,思飄天地之外。
采石磯風景區停車票多少錢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門票
1.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門票
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游戰線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文化和旅游發展穩中向好,預計全年接待境內外游客4.7億人次,旅游總收入4238億元,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57.3%和49.7%,恢復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省果斷暫停各類文旅活動1萬多場次,及時關閉文旅場所近萬家,旅行社退團約15.2萬人次,有效阻斷了疫情通過文旅活動傳播擴散。全省積極開展在線展覽、“云游安徽”等活動,及時推出一批周邊游、鄉村游等產品,實現山上損失山下補、線下損失線上補。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后,我省嚴格落實“預約、限量、錯峰”的要求,建成安徽省旅游景區門票網絡預約管理平臺,4A級以上景區實現在線分時預約。
2020年,我省突出項目引領,文旅產業穩步發展。首批“512”旅游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35億元,超過全年計劃的10%。潛山市、金寨縣、屯溪區獲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馬鞍山采石磯文化生態旅游區獲評國家5A級旅游景區,滁州瑯琊山通過5A景觀質量評審。渡江戰役紀念館、碭山梨樹王等13家景區獲評4A級旅游景區。
2. 采石磯風景區門票免票
采石磯風景區針對外地人是不免費的,采石磯景區對馬鞍山市常住人口(本市市民或長期居住的外來務工人員)實行免費入園政策。
采石磯景區現行收費政策是成人票80元/人,市民年票30元/人。兒童身高1.2米以下、65周歲以上老年人、離休證、殘疾證、現役軍官證、記者證免票。
3.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門票多少錢
門票80元,組團會便宜一些。包括所有風景區了。中小學生門票50元!
4.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門票多少
馬鞍山采石磯燈光秀不用買門票,因為是在采石公園的外面舉辦的,不是在采石公園里面。燈光秀是在鎖溪河沿岸和采石鎮上,主要是鎖溪河。采石磯的主峰叫翠螺山,一條鎖溪河將翠螺山環繞起來,形成天然的界限,里面就是采石公園。當鎖溪河上飄著人工的薄霧,再配上各種顏色的燈光,炫爛極了!值得一看!
5. 采石磯風景區門票價格
國家4A景區?,F執行的門票價為68元/人,兒童身高1.2米以下、65周歲以上老年人、持有離休證、殘疾證、現役軍官證、記者證等人群免票。此外,本地市民可花費30元辦理一張采石磯年票卡,憑年票卡可在一年內無限次免費游玩采石磯景區。
2021年采石磯景區向馬鞍山常住人員免費開放,本地市民憑身份證前往景區,而常住馬鞍山的外來人員可憑學生證、居住證、工作證等有效證件前往。
6. 采石磯景點介紹免費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本地人是這樣的,持身份證半價優惠,外地人吃身份證全價,但是軍人此生不是關殘疾人,殘疾人都是半價的,一米二以下兒童免票,里面的各種游樂設施比較多,大人小孩的都有,根據個人的愛好,選取不同的
7. 采石磯 門票
前言:
采石磯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并稱“長江三大名磯”。
采石磯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里處的長江南岸,南接著名米鄉蕪湖,北連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
采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陳運和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這里飲酒賦詩,相傳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梢哉f:名山得詩仙李白而益著,詩仙則望名山而流連忘返! 多次來采石磯游覽,留下 了許多有名的詩篇。
交通:
采石磯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從馬鞍山長江大橋下來再行駛3公里即可到達。在景區門口購買了門票以后,車子可以開進景區,最后可以停在李太白紀念館門口。
住宿:
采石磯就在馬鞍山市區了,馬鞍上的酒店也是相當實惠。
門票:
采石磯的門票55元每人。
如果不想爬山,其實山也不是很高,可以乘坐索道,20元每人(不是纜車哦),大約5分多鐘就可以到達山頂了。
采石磯游覽線路圖:
答主當是是乘坐纜車上的山,然后走下來的,沿途有大腳印,李白的衣冠冢,江邊棧道等景點,風景很是美麗,掛不得詩仙迷醉于此。
李太白紀念館:
太白樓上遠眺長江:
久慕燃犀渚,
來上青蓮樓。
日照長江如血,
千里豁明眸。
洲畔漁人布罟。
正是鰣魚時節,
我欲泛中游。
借問李夫子:
愿否與同舟?
君打漿,
我操舵,
同放謳。
有興何須美酒,
何用月當頭?
水調歌頭游泳,
暢好迎風誦去,
傳遍亞非歐。
宇宙紅旗展,
勝似大鵬游!
以上。
8. 采石磯景點門票
采石磯景區實行的是收取門票費制度 游園的成人票是68元/人 本市市民年票30元/人 兒童身高1.2米以下、65周歲以上老年人、
9.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需玩多長時間
NO.1 六安
六安市素有“白鵝王國、羽絨之都”美譽,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羽絨原產地和集散地。占地面積14990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白馬尖、九公寨、天堂寨、萬佛湖、橫排頭。
NO.2 安慶
安慶素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國"黃梅戲鄉"之稱,國粹京劇的起源地。占地面積13590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天柱山、迎江寺、振風塔、菱湖公園。
NO.3 滁州
滁州吳風楚韻,氣貫淮揚,接壤金陵西北,為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儒風之盛、夙貫淮東”之譽。占地面積13398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醉翁亭、瑯琊山、皇甫山、明中都皇城、明皇陵。
NO.4 宣城
宣城地處江南,楚頭宣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中國文房四寶之鄉,也是江南魚米之鄉。占地面積12340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敬亭山、太極洞、績溪龍川、桃花潭。
NO.5 合肥
合肥古稱廬州、廬陽,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稱,是安徽省省會,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占地面積11445.1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包公祠、巢湖,周瑜故里等。
NO.6 黃山
黃山,原名黟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一,國家5A級旅游景區。擁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占地面積9807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迎客松、光明頂、飛來石、一線天等。
NO.7 宿州
宿州,簡稱“蘄”,號稱云都,是著名的書法名城擁有華東最大的云計算數據中心、CG動畫集群渲染基地,占地面積9787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皇藏峪風景區,五柳風景區等。
NO.8 阜陽
阜陽,簡稱阜,是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過渡帶,是安徽三大樞紐之一。潁州西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齊名,占地面積9775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阜陽生態園、潁州西湖、潁上八里河等。
NO.9 亳州
亳州素有“中華藥都”之稱,占地面積8374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花戲樓、曹操運兵道、華祖庵 、天靜宮、莊子祠等。
NO.10 池州
池州,別名貴池、秋浦,是長江南岸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是安徽省“兩山一湖”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面積8271.7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九華山風景區,牯牛降自然保護區,怪潭,杏花村等。
NO.11 蕪湖
蕪湖,簡稱為“蕪”,別稱江城,素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占地面積6026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方特,鳩茲廣場,赭山,廣濟寺等。
NO.12 蚌埠
蚌埠,簡稱蚌,別稱珠城。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京滬鐵路和淮南鐵路交匯點安徽省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稱史載蚌埠“古乃采珠之地”,素有“珍珠城”的美譽。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占地面積5952平方公里,有啟、朱元璋、湯和、常遇春、年羹堯、李毅、蔣雯麗、馬思純、祖海、陳光標、史玉柱等眾多歷史名人。著名景點有花鼓燈嘉年華,龍子湖,張公山等。
NO.13 淮南
淮南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稱,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點,淮南是中國能源之都占地面積5571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八公山,上窯山,舜耕山,焦崗湖,龍湖公園等。
NO.14 馬鞍山
馬鞍山,簡稱“馬”,曾為六朝畿輔、十代京畿,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皖江第一港口,占地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5年),著名景點有采石磯、雨山湖等
NO.15 銅陵
銅陵市,別名定陵、義安,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占地面積3008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天井湖、和悅洲、永泉農莊、淡水豚自然保護區等。
NO.16 淮北
淮北,簡稱“淮”,古稱相城?;幢睔v史悠久、人文薈萃?;幢笔沁\河故里、能源之都、中國酒鄉,口子窖名酒出產于此,被評為中國白酒工業十大影響力品牌。占地面積274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