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巖洞摩崖題刻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樟潭街道金仙巖村紅星自然村南巖洞中,1989年12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摩崖石刻
位置:衢江區樟潭街道金仙巖村
文保:浙江省級
北京摩崖石刻風景區 北京摩崖石刻風景區圖片
1. 北京摩崖石刻風景區圖片
1.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旅游區位于北京市懷柔區境內,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據文獻考證,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慕田峪長城1987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02年被評為4A級風景區,2011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
2.紅螺寺AAAA
紅螺寺景區位于懷柔區城北5公里的紅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區55公里,景區總面積800公頃,現為國家4A級旅游區。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浸潤,奇妙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成就了紅螺山紅螺寺為一方完美殊勝、絕塵脫俗的“凈土佛國”。紅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勢而建,布局嚴謹,氣勢……
3.懷柔青龍峽AAAA
青龍峽距北京市三元橋75公里、首都機場50公里。位于懷柔城區北20公里處,地處平原與山區的結合部。青龍峽是一處集青山、綠水、古長城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地處京郊平原與山區的結合部。景區內兩側是山,中間是水,屬于燕山山脈的高山峽谷型地況。景區占地150公頃,南北狹……
4.雁棲湖AAAA
雁棲湖旅游風景區距懷柔縣城8公里,因每年春季有成群的大雁、仙鶴等珍禽候鳥在此棲息,故而得名。湖區氣候宜人,湖水清純碧藍,是開展水上娛樂活動和休閑度假的理想場所。雁棲湖三面環山。北面群山綿亙、重巒疊嶂,萬里長城隱現其間,西面有紅螺寺,南面有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東……
5.懷北國際汽車營地
北京懷北國際汽車營地(北京九谷口自然風景區內)是集露營、房車、戶外、休閑、食宿為一體的自駕車主題度假營地。營地規劃總面積120,000平方米。其中帳篷露營地規劃20,000平方米,可容納2,000頂帳篷露營。房車、汽車露營地規劃40,000平方米,可容納400……
6.北京二鍋頭博物館AAA
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中? ?老字號企業。紅星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紅星獨有的“北京二鍋頭傳統釀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始建于1949年5月,是中央稅務局籌建的我國第一家國營釀酒廠,當時收編了北京城近郊的龍泉、永和成等十二家老字號酒作坊,匯集了釀酒人才……7.圣泉山風景區AAA
北京圣泉山旅游風景區位于北京的東北部,燕山山脈腳下,有一處人間福地、佛教勝境,這里山雄健、峰巍峨、樹滴翠、水纏綿、寺滄桑、境悠然,這就是圣泉山旅游風景區——一顆綻放在京郊大地上璀璨絢麗的奇葩!北京圣泉山旅游風景區距懷柔城區6公里,東臨千年古剎紅螺寺,西接萬里長……
8.雁棲湖冰雪樂園AAA
地址:北京懷柔區懷柔區雁棲鎮雁水路3號 以“助力冬奧,歡樂冰雪”為主題的第二屆雁棲湖冰雪文化節拉開帷幕。上萬平米的活動場地分為雪區和冰區。其中,雪區以侏羅紀時代恐龍、科技、奧運元素為特色,包括侏羅紀恐龍展示區、雪地坦克、推雪機、雪上飛碟、雪地悠波球、奧運廣場……
9.云夢仙境自然風景區AAA
云夢仙境自然風景區,地處北京懷柔區琉璃廟鎮,距北京城80余公里。云夢仙境自然風景區被譽為北方的張家界,京北最美的風景區,被北京市評為“京郊十佳好去處”之一。景區以奇、以險、以秀、以野、以清潭連珠為特色。景區占地16平方公里,景區內,奇峰林立,怪石嶙峋,飛瀑百丈……
10.響水湖AAA
響水湖長城位于慕田峪西部,屬明代長城,距北京78公里,距懷柔縣城28公里,總占地面積18平方公里,響水湖風景區融長城、古洞、山川、泉潭、飛瀑、明代摩崖石刻于一體,是京郊又一處得天獨厚、秀麗多姿的旅游勝地。響水湖的得名并不是因為有很大的一片水域,而是在泉水的源頭……
2. 北京摩崖石刻風景區圖片高清
好玩
咔嚓古道位于北京房山區,半深半淺的山勢環境,恰好就是古代僧人修行的好地方,如今山上已不見寺廟,從山頂附近遺留的巖雕、崖刻、石窟、殘損廟臺、巨大的瑪尼堆,都可以看出這里曾經香火不斷。
咔嚓古道在房山山區,由于交通不便,游人較少;又因山中道路曲折,叉路口較多,而且夾雜著羊路,很容易走錯,連很多戶外人士經常多次往來也看不全沒 途的美景,更不用說多走多少冤枉路了。三合莊村西北有一座山叫長岔嶺。嶺上景色宜人。山腰處探出的巖石下面有一洞穴,形若人工而成的藏室。當地傳稱為石王殿?!暗睢眱鹊难卤谏嫌性煜?,故稱“摩崖石刻造像”。造像面朝東,寬5米,高2.1米,面積約10.5平方米。主體造像為三世佛。佛像坐在高高的仰復蓮須彌座上,顯得安然端詳。三尊佛之間是足登蓮花的脅侍,合掌站立,畢恭畢敬??︵旯诺谰驮谄涓浇?,古棧道是依山勢的邊緣用石片、石塊堆砌而成的,有百余米之長,過去古時,人們推著獨輪車在其行走,木車輪壓在石塊上而發出的喀嚓喀嚓聲。久而久之被后人稱之為“喀嚓道”。咔嚓古道的路邊有很多柿子樹,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地山民大都搬進了城市,很多柿子樹成了無人打理的野生柿子樹。美到秋天樹上掛滿了黃橙橙的柿子無人收獲,成了各種鳥類的美食。
3. 河北摩崖石刻
一泰山石刻的含義
所謂石刻,從廣義上說,是指以巖石為原料,經過物理加工而成的文化產品。
廣義的石刻可概括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用巖石制成的各種工具。如原始社會所使用的石刀、石斧和至今尚有使用的石碾、石磨等。
第二類:用巖石加工制成的建筑材料。如石柱、石礎和石坊、石亭的構件等。
第三類:用巖石雕成的藝術品。如石獅、石翁仲、石雕像、漢畫像石等石雕藝術品。
第四類:鐫刻文字的石刻。
本書所指的“泰山石刻”,專指分布在泰山區域內(包括泰山上下及泰山周圍的萊蕪、長清、新泰、肥城、平陰、東平、寧陽等地)刻有文字的石刻,即所謂狹義的石刻。漢畫像石和石闕若刻有“題記”等文字,亦列為泰山石刻。
古人把金刻、石刻視為一體,統稱“金石刻”,其學科稱“金石學”。其中的石刻,即指刻有文字的石刻;金刻指鐫刻澆鑄在鐘、鼎等金屬器物上的文字。宋趙明誠《金石錄》即把金刻、石刻集為一書,凡三十卷,著錄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二千種。清馮云鵬、馮云鹓合著的《金石索》,把金刻、石刻、磚刻等集為一書,凡十二卷。
其中《金索》六卷,分為鐘鼎、量度、雜器、泉刀、璽印、鏡鑒等類;《石索》六卷,分為碑碣、瓦磚兩類。凡所著錄,上起商周,下迄宋元,皆繪其圖像,摹其文字,并附以考證。
為了集中力量研究好泰山石刻,本書對于金刻、磚刻、瓦當刻、水泥刻、木刻等暫不涉及。
二泰山石刻的源頭
我國有文字的石刻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石刻文字是上層建筑精神文明 的組成部分,它的產生與發展,都與當時的生產技術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及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密切相關。
商周時期,青銅器開始在生產和社會生活中使用,至周代后期鐵器開始使用,石制鐫刻工具被金屬工具替代,為石刻文字的出現創造了條件,石刻文字在這種條件下相繼出現。其特點是數量少,字數少,記載的內容簡單,能流傳至今的少之又少。
《墨子》一書曾多次出現“著之竹帛,鏤之金石”的記載。墨子是春秋戰國之際的思想家,可見春秋戰國之際已有金刻文字和石刻文字。
關于在泰山上刻石,《管子》、《莊子》都有記錄?!豆茏印吩疲骸盁o懷氏封泰山,刻石紀功?!鼻f子曰:“易姓而王,封于泰山,禪于梁父者,七十有二代。其有形兆垠堮勒石,凡千八百處?!?《續漢書·祭祀志》注引)
不過相比之下金刻文字保留時間較長,故后世出土的鐘鼎文字相對較多;而石刻文字保留時間較短,故后世存留的石刻文字相對較少。雖然泰山至今未發現商周及更早時期的石刻文字,但通過上述記載可以推測,先秦時期泰山已有刻石存在,且數量不菲:“凡千八百處”。這對研究泰山石刻的起源,大有裨益。
考古證實,商代已有石刻文字。
1935年,在安陽殷墟出土《石殷斷耳》,耳上刻文12字,經考證屬殷代帝乙、帝辛時期的遺物。
1973——1974年,在江西清江縣吳城村出土帶符號或文字的器物38件,上有66個符號,其中石質器物(石范)3件,上刻符號6個。1975年又陸續出土77個符號,其中在石器上刻劃的符號有4個??梢娛涛淖质请S著文字的產生而產生的。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河北省平山縣七汲村出土《公乘得守丘》刻石,刻文2行19字,經考證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遺物。
唐初在陜西岐州三疇原發現的石鼓,唐蘭先生考證為戰國時期秦獻公十一年的遺物。石鼓共10個,每鼓分刻一首歌頌帝王狩獵的四言詩,為大篆體。
從以上商周時期的刻石,可見其演變的趨勢是:文字由少到多,內容由簡到繁,其書體由符號到象形文字再到大篆體。
據《史記·封禪書》引管子的話說:“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薄俄n詩外傳》云:“古封泰山禪梁父萬余人,仲尼觀之,不能盡識?!庇謸h班固《白虎通義·封禪》云:“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禪梁父之基,廣厚也;皆刻石紀號者,著己之功跡以自效也?!闭f明禹、湯、周成王等帝王來泰山封禪,皆有刻石記功之舉,只是由于年代久遠,早就毀壞或埋沒,沒有流傳至今罷了。
世傳湖南衡山的《岣嶁碑》、貴州安順《紅巖刻石》、朝鮮《錦山摩崖古字》、河北贊皇《壇山刻石》、江蘇常州《吳季子墓碑? ?及浙江衛州《比干墓字》為商周時期的刻石,是最早的石刻文字。但經詳細考證,皆為贗品?!妒髷喽肺淖?、《吳城石刻》符號、《公乘得守丘刻石》和《石鼓文》,是我國石刻文字之始,但在歷史文獻上沒有明確記載。
既有實物存在,又有歷史記載相印證的最早石刻文字,當為秦《泰山刻石》和《瑯琊臺刻石》,此乃中國真正的石刻源頭。
4. 北京摩崖石刻風景區圖片大全
一、雍和宮,它是雍正曾經的府邸,也是乾隆誕生之處,與故宮建筑一樣是金碧輝煌。宮內的萬福閣有我國最大的獨木雕像,它就是邁達拉佛,也稱彌勒佛。這尊巨佛是用一棵白檀樹的主干雕成的,高二十六米,地上十八米,地下埋有八米,直徑八米,全重約一百噸,
二、天寧寺,位于西城區左安門外,從西二環就可以看到天寧寺塔,它是北京最高的磚塔。另外,天寧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間。
三、大覺寺,它位于海淀區陽臺山南麓,寺廟面積不大,卻保存著乾隆親筆題寫的牌匾和摩崖石刻。寺內還有精美的泥塑佛像、北京三大寺廟花卉之一的玉蘭花和千年銀杏樹。
四、潭柘寺,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專門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
五、戒臺寺,去潭柘寺會經過戒臺寺,兩個寺廟可以同一天游覽。寺內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它也是我國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廟。
六、白塔寺,也稱妙應寺,是一座藏傳喇嘛寺廟,寺內有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喇嘛白塔。
七、紅螺寺,背靠紅螺山,南依紅螺湖,是北京最美的山水寺廟。寺內古老的御竹林、千年雌雄銀杏、紫藤抱松等名貴古樹。
八、大鐘寺,位于北三環聯想橋北側?,F在是古鐘博物館,寺內有中外古鐘40燉件,其中有世稱“鐘王”的永樂大鐘,大鐘通高6.94米,鐘口直徑3.3米,鐘唇厚度220毫米,重約四十二噸。鐘身內外鑄滿佛教名經??傆嫸f七千多字,書體為楷書,相傳為當時的書法名家沈度手筆。
5. 北京 摩崖石刻
大佛寺早在明代為著名古剎,廟有七重殿堂,占地7880平方米,僧人多,香火旺,惜毀于明末。清初,鄉人在山東北側重建,占地2000平方米,大殿祀摩崖大佛一尊。清咸豐三年(1853)設鎮,以摩崖大佛像命名。寺定期舉辦廟會,以每年觀音會、城隍會教徒為多,香火旺盛。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寺廟受到人民政府保護。1959年7月,寺后古樹被暴風雨襲擊,粗枝斷裂,寺廟、大佛像均被擊毀,成為一片廢墟。90年代初期,鎮佛教信徒在原址燒香、拜佛。為了滿足信徒的佛教生活,1994年4月,成立寺復修委員會。在廣大信眾的支持下,復修工作順利,數百年的古剎重新屹立在白鶴嘴山腰 。
6. 北朝摩崖石刻有哪些
摩崖石刻起源于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時期,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摩崖石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摩崖石刻是指人們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內容,包括各類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和巖畫。狹義的摩崖石刻是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記事。
中文名
摩崖石刻
出處
金石索
釋義
各類文字石刻、石刻造像
遠古時代,有以石刻石和以色涂石,繪制理想圖畫祀之或為紀游之所。后來以金鑿刻,就更為方便了。
佛教經文刻石的風氣盛行于北朝,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連綿不斷。
北朝時期,佛教經歷了三次滅佛事件。信仰佛教的僧俗人眾對此深有憂患:“以為縑緗有壞,簡策非久,金牒難求,皮紙易滅”。鄒城尖山刻經的石頌亦有“縑竹易銷,金石難滅,托以高山,永留不絕”之詞句,希望將佛經鐫刻于山崖巨巖,使佛法傳之不朽。北朝摩崖刻經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追求大山大川上的經文與整個環境渾然一體,也與人的心靈渾然一體,創出一個有生命的自然整體。滅佛事件使書法藝術沖出雅室殿堂,走向大自然,使書法藝術與其它藝術交融,更加廣泛地推動了摩崖藝術的發展和精進。
7. 北京懷柔摩崖石刻風景區
寧德白鶴嶺古道寧德蕉城區西南角的南漈公園出發,有一條鋪于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的省際古道,人稱“白鶴嶺古官路”。古道全長十三公里,寬2-2.5米,其中由寧德西門到嶺頭五公里(從上山到嶺埡口就有三千八百多個石階),嶺頭到塆亭三公里,塆亭到界首二公里,界首到羅源的疊石三公里,幾乎由石磴層層累砌而成?!陡毓诺缆芬分杏幸欢卧捫蜗蟮孛枋隽诉@段寧德通往羅源的主要通道:“寧德出城西門宮,白鶴山嶺十里長;全條嶺中亭三座,白鶴嶺頭觀音亭。
直行嶺頭一歇氣,再行五里是塆亭,界首疊石隔十里,中間一觀名半天?!?/p>
詩中涉及的名勝古跡、街名地名有寧德蕉城區的西門、白鶴嶺、嶺頭、塆亭、界首和羅源縣的疊石村。
8. 北京摩崖石刻自然風景區游玩攻略
門票價格:30元;
石門坊古稱石門山。景區主要有三個景點,有石門山、太平崮和天柱峰,面積約10平方公里?,F在它以紅葉而聞名。與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蘇州天平山、四川末亞羅齊名。是中國五大紅葉景觀之一。石門坊文化底蘊深厚,摩崖石刻造像眾多,寶塔寺廟獨具魅力,神奇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人文景觀相結合,是著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北京摩崖石刻風景區圖片欣賞
不要門票。
北京摩崖石刻自然風景區位于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距離北京市區60公里,與慕田峪長城同屬一脈,位于箭扣長城與響水湖長城中間,景區內有明代兵站要塞和古長城遺址。
景區山谷中分布著九處明代摩崖石刻,均為陰文,正書,共9處,分布在長約3公里的山溝內。
摩崖石刻應為明代官員多次視察邊關時所題。
祿勸鏨字巖摩崖石刻介紹 鏨字巖摩崖石刻門票-交通指南
彝文摩崖講述鳳氏族后代世襲的譜系,其內講述那個時期的政治,經濟等等方面的內容。碑文用詞精美,造句凝練,將一代人的活動娓娓道來。對于彝族的演變史有著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門票:免費
位置:
開放時間:
全天
交通路線:
自駕路線:
從昆明出發進入灃源路——杭瑞高速——京昆高速——香水路——G108——秀屏路——東山路行駛150米到達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祿勸縣是昆明下轄縣,鏨字巖摩崖石刻,位于屏山鎮發明村北側掌鳩河西岸上,由二方漢文石刻和一方彝文石刻組成。目前發現的摩崖石刻就有發現云龍安則箐彝文摩崖、湯郎細摩崖、至都摩崖、屏山鎮發明鏨字巖摩崖、三臺山摩崖、九龍民權摩崖等7處,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鏨字巖摩崖和三臺山摩崖。
鏨字巖摩崖處于屏山鎮發明村北側掌鳩河西岸的山崖上,一方為彝文摩崖,另一方則為漢文石刻。
漢文石刻分別為“鳳公世系”和“武定軍民府土官知府鳳世襲腳色記”?!拔涠ㄜ娒窀凉僦P世襲腳色記”,楷書是刻在10米高的懸崖,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武定軍民府第八代傳襲土司鳳英所題,寬2.1米,高1米,直書橫排,共1189字,四周刻葵葉雙線邊框。
石刻詳細描述了鳳英的曾祖母,女士的大勝利,明代,直到鳳英130年間,鳳氏歷代土知府受命襲職,朝圣到北京,受封、受賞,等等等等,鳳英生活的主要政治和軍事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詳細,清晰和生動。
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祿泉縣知事徐進所題“鳳公世系”。它描述了第十七和第十四代鳳氏的主要政治事件,從黑彝族的阿而為羅婺部長至嘉靖十二年(1533)間鳳氏14代17世土知府的主要政治事跡。
其中,宋? ?占文本的四分之一,明代占文本的四分之三,許多重大政治事件都有相當詳細的記載。這兩件石刻記載的史實是相當可靠的,是研究宋、元、明時期祿勸地方歷史的珍貴資料。
北京懷柔的摩崖石刻風景區,九處摩崖石刻,第五、第七張沒認出來
北京懷柔的摩崖石刻風景區,九處摩崖石刻,均為陰文,是明代官員多次視察邊關所題寫。由景區門口往北依次刻:“一瀉千里”“觀瀾”“秦皇舊址”“亟関遜險”“名関”“天限崋夷”“蒼巖翠柏”“如堆”“仰視見天”“龍枕石”,這次去沒有找到所有的,有的也已經不能識別,有點可惜。
“秦皇舊址”豎版,有幾個字已經無法識別。
“遺風”這兩個字有點像現代寫上去的。
“拂塵”“無極”,也有點像現代寫上去的。
原諒我沒認出來這兩字。
“山魂”。
這個風化的比較嚴重,也是沒有認出來。
“山韻”兩字,落款看不出來是誰。
像是“童子”兩字。
“懐憂”兩字。
這應該是個“龍”字。
這個也認不出來。
“石兿”兩字。
“龍枕石”。
“觀瀾”,目前就找到這些石刻,與它介紹的九處石刻還有不一樣,有幾處沒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