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位于縣城西北38公里處。這里綿延起伏的山巒,杉松青蔥,翠竹滴綠,腳下的澧水河古老而恢弘。
這里不僅積淀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山水唇齒相依,即有原始而天然的山魂雕塑,又有流動而變幻的水韻樂章。而且還蘊藏著厚重的人文景觀“養在深閨人未識”。
青山水輪泵站:亞洲第一。
青山水輪泵站橫亙在清水中下游,素為“澧水明珠”之稱的洞子坪上。其257米長、高17.2米高的混凝土主壩和384米長、高13.2米高的副壩,氣勢恢宏地將桀傲的澧水攔腰斬斷??刂棋⑺饔蛎娣e15259平方公里,把粗狂張揚的河水變成了一湖平靜安閑的碧波。漫步在泵站大壩上公路橋或人行橋時,觀河水中的湖水,能不感覺到“人定勝天”的奇跡!
青山灌溉工程:世界第一。
以長藤結瓜、蓄、引、提相結合的青山灌溉網絡,建有主、干、支、斗渠1098公里,灌溉面積為53萬畝。沿著整齊而色清的青石巖千步云梯而上,那四條排列有序粗圓倒虹吸管,如出水姣龍、直呼云霄。云梯兩邊,松竹扶疏、婆婆弄影,清新的空氣,透人肺腑,
儼然人間仙境。長達945米的冉坡灣隧洞,自然流暢;橫跨道水的群英渡槽長達1200米,高聳人云,猶如一道倒懸的彩虹。
青山是美麗動人的。她兼容著拙樸之美和質感之美。
羅平?魯布革布依風情小鎮:兩岸青山出,一目十灘景
彩云之南,被譽為“世界花園”,這里山水瑰麗、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文化多彩、生態優美,具有打造特色小鎮的天然優勢。近年來,云南全力推進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涌現出了一批田園牧歌型、民族風情型、歷史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絕妙景觀型特色小鎮,這些特色小鎮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云嶺大地上,成為了云南展示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新窗口、旅游轉型升級的新樣板、鄉村振興的新支點、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
【云游特色小鎮】欄目
帶你一一打卡
27個各具風情的特色小鎮
今天一起走進
△ 視頻由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
小鎮命名評語
漫步布依寨,泛舟多依河,兩岸青山出,一目十灘景。幽靜迷人的自然風光讓人流連忘返,古樸濃郁的布依風情讓人念念不忘。
走進羅平·魯布革布依風情特色小鎮
滿目青綠,天靜水碧
濃郁的布依風情熱情似火
蜿蜒的多依河如一條碧綠的翡翠
鑲嵌在萬峰湖的上游
幽靜高遠,詩意濃密
陽光從透藍的天空灑下
把熱量均勻地鋪向大地
放眼望去
蒼翠的群山清澈無邊
蜿蜒的河水潺潺流向遠方
微風吹起
墨綠的稻浪徐徐展開
沁人心扉的稻香迎面撲來
……
△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供圖
珠江源的魯布革依托多依河山水
布依族人在這里繁衍
豐富而又濃郁的布依族風情文化傳承
成就了這個中國最美布依風情小鎮
中國最美布依風情小鎮
羅平·魯布革布依風情特色小鎮
所在地的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
位于滇、桂、黔三?。▍^)結合部
素有“雞鳴三省”之美譽
是云南省僅有的兩個布依族鄉之一
世居著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
其中布依族人口最多
占全鄉總人口的72%
△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供圖
羅平·魯布革布依風情特色小鎮
規劃區自然資源豐富
森林覆蓋率達62.8%
綠化率達78.1%
平均負氧離子含量高達
每立方厘米10000個
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譽
小鎮創建以來
獲得“國家級傳統村落”
“國家級生態文化村”
“云南省最具魅力村寨”
“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
“云南省布依族傳統文化保護區”等榮譽
△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供圖
小鎮建筑風貌
主要以布依族特色吊腳樓為主
新建和改造布依特色民居近千戶
在臘者村和多依河景區
重點打造了60余幢布依特色吊腳樓
建筑群落
△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供圖
△ 曲靖市委宣傳部 供圖
這里先后建成了
植入了布依養蜂、水產養殖
△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供圖
下面一起來
“云游”一下
羅平·魯布革布依風情小鎮
中國傳統村落臘者村
羅平縣魯布革鄉臘者村,處于云南、貴州、廣西三省交界處的喀斯特河谷低山帶,以布依文化為主導,以田園、多依山水環境為基礎,布依族風情濃郁,布依族吊腳樓隨處可見,是集布依特色住宿、布依風味菜肴、布依民俗演藝、布依工藝體驗、布依文藝展示、布依服飾體驗等為一體的特色布依文化度假村。
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臘者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多依河世界水車博覽園
△ 圖源:羅平縣融媒體中心、羅平發布
在公元前100年左右,中國發明了最早的水車,千百年來一直流傳沿用。到了近代,水車逐漸被電力、電灌所取代,古老的水車逐漸被拆除,現所留無幾。在羅平多依河上興建水車博覽園正是人們了解水車最好的窗口。
沿著多依河岸修建的無數大大小小的水車,有的用來碾米,有的用來磨面,甚至可以用于鋸木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類農耕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游人們深深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
每年農歷三月三,布依青年男女盛裝云集河邊,賽竹筏、送蛋包、潑水嬉戲、對歌求偶,熱鬧非凡。
布依浪哨谷
△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供圖
布依浪哨谷位于羅平縣魯布革鄉多依河風景區內的多依河影視攝影基地,可以乘坐景區觀光車到達,沿路古木參天,修竹茂密,芭蕉成行,河邊清泉四溢,幽蘭生長,河中遠山倒影撲朔迷離,竹筏緩緩在水中游行,布依阿哥攜著布依阿妹,情歌對唱,別具民族風味。
布依浪哨谷是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絢麗的民族文化為一體的布依特色吊腳樓、民俗客棧、布依民族民俗文化展示廳等建筑群落,能讓人感受最古樸的布依建筑。
萬 峰 湖
萬峰湖在云南區域主要位于羅平縣魯布革鄉,這里水面煙波浩淼、湖光瀲滟,船只穿行、波紋蕩漾,兩岸青山、倒映成景,魚肥水美、釣者云集,被譽為“野釣者的樂園”。
萬峰湖是國家重點水電工程——天生橋高壩電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淡水湖,跨于滇、黔、桂三省區,相當于2個大理洱海,17個清鎮紅楓湖,76個杭州西湖,水面達816平方公里。
“全國蜜蜂文化第一村”:芭蕉箐村
羅平縣魯布革鄉芭蕉箐村,被譽為“中國蜜蜂文化第一村”,坐落于該村的蜜蜂文化園,以獨特的游玩形式、豐富的體驗內容、特色的飲食,為游客提供了別樣的游玩享受。
散落在薰衣草、紫薇、薔薇、紫藤樹下的各色小蜂房,來來往往的小蜜蜂忙碌著采花釀蜜,來一杯蜂蜜柚子茶或者土蜂蜜水,配上剛出爐的面包片,清香美味回味無窮。
若有興趣,還可以去蜜蜂文化博物館參觀,這里有蜂具展示廳、蜂蜜生產加工流程展示館、蜜蜂養殖培訓室、蜂窩(箱)作坊、蜜蜂吧、蜜蜂生態指數觀測站、中華蜂養殖場、蜜源蜜粉植物栽培展示基地……想要深度了解蜜蜂知識,這里絕不可錯過。
從多依河風景區
到國家級傳統村落臘者村
再到“中國蜜蜂文化第一村”——芭蕉箐村
小鎮的美
不只是風光、民族和產業的簡單“集納”
更是良好生態環境、獨特布依文化、特色產業
以及創新發展的有機融合
△ 圖源:羅平縣融媒體中心、羅平電視臺
讓我們一起相約
羅平·魯布革布依風情特色小鎮
共同體味風情云南吧~
來源:云南發布
編輯:李莎
嘉祥 |青山景區水上樂園優惠大放送,丹鳳山旅游館開館啦!
水上嘉年華
盛夏High翻天
端午小長假
青山景區水上樂園優惠大放送!
活動時間:2018年6月16日至8月31日
專為兒童設計的繽紛兒童水寨設有封閉式滑道、敞開式滑道、螺旋滑道、倒水桶、噴水柱、各種噴水公仔等多種戲水游樂設施,滿足小朋友享受水上運動帶來的動感和樂趣!小朋友也可以安全的體驗水世界帶來的樂趣和震撼!
還在等什么?
趕快加入我們,
一起享受這冰爽盛夏吧!
丹鳳山室內、外游泳館
6月15日開館啦!
同時開放
丹鳳山室內游泳館
丹鳳山室外水上樂園
丹鳳山抖音網紅橋
丹鳳山游泳培訓班
開放時間:即日起—2018年9月1日
孩子的水樂園
不驚喜?給不給力?
這還不夠
游泳培訓班開始啦??!
原價780元
現價680元還送游泳裝備
7月1日前報名有效
丹鳳山旅游生態園游泳館與濟寧游泳館合作,是濟寧市游泳協會會員單位,是濟寧市嘉祥縣中小學生游泳普及培訓指定單位。
2014年開始創建游泳培訓班,至今培養學員近萬人,游泳教練均是有資質的國家級教練、運動員,師資雄厚,經驗豐富!
“最美”候選榜?從化篇:生態設計小鎮:文藝地標就在綠水青山間
公共文化空間的營造與創新,是與全國城鄉的文化風貌、生活品質及精神氣質息息相關的大課題。未來公共文化空間不但要“好用”,而且要“好看”,內外兼修,達到功能性、審美性和公共性三者統一。
廣州哪些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能達到“好用”“好看”的標準?為探索廣州市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有效模式,廣州市文化館攜手廣州日報舉辦“廣州最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評選”活動,評選身邊最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街坊們快來看看,這些候選“最美”,就在家門口!
生態設計小鎮
89天,一座舊農貿市場被改造成世界級高端會場,吸引眾多設計師和生態設計企業進駐……這里,就是廣州市從化區塘尾村區域。沿流溪河而下,一條富有活力的生態廊道映入眼簾。
89天,農貿市場
變身綠色創新小鎮
生態設計小鎮是在中瑞低碳城市合作背景下建成的粵港澳大灣區新型產業園區,位于廣州從化流溪溫泉度假區,總體規劃范圍約801公頃,可建設用地面積約170公頃,以打造“全球生態設計策源中心”和“中國生態設計之都”為目標,通過導入生態設計產業、文創科技產業等內容,形成集產業、文化、休閑、旅游、運動、教育、療養于一體的生態設計產業集聚區。
小鎮于2018年9月14日開始建設,歷經89天建成一期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大量運用了生態低碳環保技術,全程未增加一分建設用地規模,曾經廢棄的農貿市場現已蝶變成一個高端大氣的會議中心,并隨之崛起一座綠色、創新的生態設計小鎮。
一草一苗、一磚一瓦
目前,生態設計小鎮國際會議中心及10000㎡的戶外活動草坪已建成并投入運營,會議中心擁有面積為1500㎡的主會場和8個不同規格的多功能會議室,服務團隊以一流標準、優質服務和專業保障為客戶打造卓爾不凡的商務會議活動。加上高端配套酒店的試營業,輔以周邊流溪溫泉度假區完善的餐飲、住宿服務體系,小鎮逐漸形成生態、產業和文旅的“三足鼎立”區位優勢。
依托在地文化和資源,生態設計小鎮將廢置的農貿市場利用起來,改造提升為藝創空間,讓一草一苗、一磚一瓦都成為生態文化資源,打造高端行業質量發展平臺。
將藝術之美傳達給眾人的同時,生態設計小鎮還積極發展文化藝術產業、賦能鄉村振興,通過策劃組織有規模、有品位、有特色、有影響的重大主題文藝活動,加強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將文化、創意融入生產、生活、生態中。
截至目前,生態設計小鎮已成功舉辦了兩屆世界生態設計大會、2019RoboRAVE國際教育機器人大會、亞太青年論壇、綠水青山論壇、2020廣州CH50越野挑戰賽、全國民宿大會、草地音樂節、英石藝術展、設計研學公益體驗營等100多場大中型會議、活動,累計接待50萬人次以上。
全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從鴨洞河對岸看去,連片的綠色山水與樓宇建筑融為一體,隨著流線移動,水月軒書吧、莫奈花園、戶外草坪、紅館等各類藝術空間錯落排布,呈現出豐富的文化休閑格局。
以多樣的文化休閑時尚空間為載體,生態設計小鎮將全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著力搭建藝術教育、藝術科技、藝術旅游、藝術交流、藝術生活等新業態高質量發展平臺,陸續推出主題分享活動、知識沙龍、藝術創意工作坊等形式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打造綠水青山之間的特色文藝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