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A級旅游景區
仰韶文化博物館:2008年12月,在仰韶鄉仰韶村籌建仰韶文化博物館,該館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為一體,占地43畝,建筑面積4700平方米,總投資5130萬元,2011年10月28日竣工。該館設計獨特新穎,布局科學合理,文化特色厚重,內設三個專題展廳,分別展出仰韶村遺址三次發掘的主要成果、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國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動、中原地區各個仰韶文化典型遺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2011年11月7日,國家、省、市領導和來自國內外的眾多專家、學者出席開館儀式,隆重為仰韶文化博物館剪裁,并為安特生先生、袁復禮先生、夏鼐先生和安志敏先生的銅像揭牌。二2013年,開始規劃仰韶文化園的開發項目,仰韶文化博物館籌備創建4A級景區。2014年,仰韶文化產業園已經初具規模,并對仰韶村遺址保護區重點區域進行了整治,修建漫步道路800米、景觀道路760米、輔道300余米,完成青石板鋪裝2000米。移栽樹木1434顆,修筑護坡690余米,安裝防護欄桿830余米,安放景觀石14塊,景觀亭1個。形成集公園性、文化性、娛樂性、參與性于一體的、高規格的仰韶文化圣地的景觀。薰衣草種植達到200余畝,已成為三門峽地區最大的薰衣草種植基地。順利通過了國家4A級景區的初驗。2015年,在仰韶村遺址保護區種植薰衣草100畝,使薰衣草種植面積達到近300畝;在仰韶村遺址水庫種植睡蓮5000株,美化了博物館周邊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本年順利獲批國家4A級景區,成為繼黃河丹峽之后澠池縣第二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游仰韶文化博物館
仰韶文化是距今約5000~7000年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一帶、以秦晉豫三省為核心的中原地區,以陜西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狹長地帶為中心,東至河北中部,南達漢水中上游,西及甘肅洮河流域,北抵內蒙古河套地區。
1921年澠池仰韶村遺址發現后,到2000年為止,全國有統計的仰韶文化遺址共5213處,其分布范圍,以華山為中心分布。東起豫東,西至甘肅、青海,北到河套內蒙古長城一線,南抵江漢,中心地區在陜西關中、陜北一帶。分布省份有陜西、甘肅、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湖北、青海、寧夏等9個省區,具體分布情況是:陜西省2040處、河南省1000處、山西省1000處、甘肅省1040處、河北省50處、內蒙古自治區約50處、湖北省23處、寧夏回族自治區7處、青海省3處。其中,陜西省主要分布在關中和陜北南部的延安地區,兩地相加達1774處,遺址數量大大超過周邊省份。目前,仰韶文化分布區面積最大的遺址,是陜西關中地區耀縣的石柱塬遺址,面積竟達300萬平方米。
仰韶文化博物館位于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遺址保護區,該館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于一體,為國內首家仰韶文化專題博物館。
仰韶文化博物館經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政府批準,始建于2009年1月,2011年10月28日竣工。該館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教授關肇鄴領銜設計,占地43畝,建筑面積4700平方米,總投資5130萬元。
2011年11月7日仰韶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為紀念仰韶村遺址第一次發掘工作的主持者瑞典學者安特生、中國地質學家袁復禮、考古學家夏鼐和安志敏,仰韶文化博物館舉行了四人的銅像揭幕儀式。
主體建筑西側設置停車場,采用先上再下的流線組織參觀人流,使室外廣場、坡道空間、室外展示空間、前庭空間以及頗具特色的冥思空間連接成一個整體。為游客參觀提供極大便利。
仰韶文化博物館內設三個專題展廳,第一展廳展出仰韶村遺址三次發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廳展出仰韶村遺址發現者、瑞典學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國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動;第三展廳展出中原地區各個仰韶文化典型遺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探秘陳展提升后的仰韶文化博物館
探秘陳展提升后的仰韶文化博物館
仰韶,中國現代考古學在這里起步,中國第一個史前文化在這里確立,中國文化起源的第一個假說在這里形成,中國古史重建的第一個塊基石在這里奠定,中國故事的講述從這里開始——
10月17日,陳展提升后的仰韶文化博物館就要跟大家見面了,快跟隨小編的腳步提前領略一下煥然一新的仰韶文化博物館的新面貌吧。
展廳一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
第一部分考古圣地——國史重建與仰韶的發現
第二部分文化坐標——仰韶文化的發展歷程
第三部分黃河兒女——仰韶時代的文明敘事
第四部分最早中國——多元走向一體的仰韶文化
第五部分世界的仰韶
讓我們先來看看加入仰韶文化博物館的新成員吧(此展柜展出的是仰韶村遺址第四次發掘所出土的文物)
其中小編特別感興趣的是青灰色“混凝土”地坪、紅褐色涂朱草莖泥墻壁和象征權利的玉鉞,還有無法展出的在墓葬土壤中檢測到的絲紅蛋白(證明了當時有可能出現了絲綢織物)。
你能想象到5000年前的“混凝土”長什么樣嗎?據說圖中的“混凝土”的硬度都相當于現在100號水泥的硬度了,小編不禁連連贊嘆先人們高超智慧和建造技術。
還有造型精美的以石、陶、玉、骨等材料做成的環、珠、管、墜、笄等,這些人體裝飾品,形成了頭飾、項飾、胸飾、臂腕飾等多種類別,這說明仰韶人對自身形象的塑造和認識,具有了強烈的審美傾向。
在仰韶時代眾多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音樂文化遺存。特別是品類豐富的陶質和石質原始樂器。證實了音樂發展與中華文明進程的同源同步。
學過仰韶文化的對小口尖底瓶不陌生,那你知道他的用途嗎?一說汲水器,較為流傳。二說炊煮器,說的人最少。三說祭祀器,最貼近器物的用途。四說釀酒器,美國斯坦福大學劉莉教授最新的研究表明小口尖底瓶為釀酒器。她在小口尖底瓶底部內壁提取的殘留物里發現了釀酒相關的成分。發現了仰韶文化釀酒的直接證據:證實仰韶人以黍為主要原料,摻合其它塊根植物釀造出了中國最早的谷芽酒!從而揭開了中國酒起源的神秘面紗!
想象一下,5000年前的仰韶人住在“混凝土”房子中,帶著項鏈,穿著絲綢衣服,聽著“音樂”,喝著仰韶酒,生活的不亦樂哉。
這些是當時的仰韶人住的房子。推測房址的建筑程序大約為挖坑——立柱——填土——挖地穴——墊土——鋪白灰面。面積越來越大,樣式越來越“現代”,但關于房子的不同有兩種說法,一是根據身份地位進行劃分。二是根據時間的發展不斷演變的各種形式。
還有陶器種類有缽、盆、碗、細頸壺、罐與粗陶甕等。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
還有更多改變,等你親自來發現!
(來源:V觀澠池)
聲明:
原創文章,非經許可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轉載時須在顯要位置注明來源。
三門峽:定了!這場國家級盛會將于10月17日開幕 三門峽:這8類交通違法行為首次或可免罰 三門峽:93歲老太曾參加長津湖戰役,“到了戰場,就沒想過活著回家” 禁設重點班、教師可彈性上下班……事關三門峽所有中小學! 關于新冠疫苗加強針,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近期熱門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大河三門峽視頻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