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祠遺址

雞鳴祠遺址

雞鳴祠遺址是古文化遺址。

紅海灣紅色革命遺址|四石柱上鄉農會及兒童團遺址——胡氏祠堂

石柱上鄉農會及兒童團遺址——胡氏祠堂,林嘉鑫攝于 2017年11月

四石柱上鄉農會及兒童團遺址——胡氏祠堂位于紅海灣開發區遮浪街道紅坎村委四石柱村后面。原為四石柱上鄉胡氏祠堂,占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400平方米。

該址于大革命失敗時的1929年冬,連同四石柱上鄉被國民黨反動派“破鄉”(全鄉夷為平地)?,F地下尚存房屋墻基,地面雜草叢生。

四石柱上鄉是胡姓和詹姓兩姓人于康熙年間的1682年間所建,在民國初年,鄉村面積20多畝,約200人口。大多以捕魚為主,兼之農耕,長期受地主漁霸的壓迫勒索。

1926年秋,四石柱上鄉的胡媽解、胡金仲、胡媽扛(虹)等,跟隨彭湃、李勞工鬧革命,在四石柱上鄉成立了四石柱鄉農會。不久,農會擴大為遮浪鄉(六鄉) 農會,會長胡金仲。會址設在該鄉胡氏宗祠。后來,還成立了兒童團。團長胡萬壽,團員有本村的胡恩潮、胡恩技、江信奎和水龜寮村羅拖等,團部設在胡氏祠堂廂房。兒童團成立后,做了許多“杰作”,如“褲肚藏傳單”、“假裝乞食佬發傳單”、“綁架偽保長兒子”、“盜竊偽保長秘密材料”、“放鞭炮嚇倒國民黨兵”、“冒死送信”等,發揮了兒童團自身的優勢,配合支持了農會的工作,為革命作出了貢獻。

四石柱、遮浪(六鄉) 農會和兒童團,活動頻繁,斗地主、斗漁霸,遠近聞名,也因此被國民黨反動派視為“赤色鄉”。1929年夏,國民黨反動派包圍了四石柱上鄉,實施了搜、掠、打、燒、炸等殘忍手段,最后,把上鄉的民眾全部趕岀家門,放火燒、用炮炸,把整個上鄉全部搗毀,胡氏祠更是片瓦不留。

長期以來,四石柱村的民眾尤其是胡、詹兩姓的革命后代,對因革命而被“破鄉” 的這一歷史刻骨銘心,每逢清明時節或烈士遇難日,都會到遺址舉行紀念、緬懷活動。更希望早日恢復原址,以告慰先烈,啟迪后代,傳承紅色歷史。

來源丨《廣東汕尾海灣經濟開發區革命遺址概覽》

寶雞秦雍城遺址景區 秦雍城遺址在哪里

1. 秦雍城遺址在哪里

大秦賦里面的雍城,指的是中國東周時代的秦國國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獻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長達294年,有19位秦國國君在這里執政,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河流為城的“城塹河瀕”,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敵200年后首筑城墻。其位置在今陜西寶雞鳳翔境內,現有秦雍城遺址,為我國十大考古之一。

雍城是秦國宗廟所在,也是秦國的發祥地贏姓的發跡之地。

2. 秦都雍城遺址

是雍城。建都長達294年。

自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初居雍城大鄭宮。到秦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的290余年間,雍城一直是秦國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的中心。秦獻公東遷后,雍城雖然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作為故都,秦人烈祖烈宗的陵寢及宗廟仍在此地,許多重要祀典還在雍城舉行。

雍城是以河流為城的“城塹河瀕”,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敵200年后首筑城墻。其位置在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境內,現有秦雍城遺址。

3. 秦雍城遺址在哪里啊

今寶雞市鳳翔縣南 雍城是中國東周時代的秦國國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獻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長達294年,有19位秦國國君在這里執政,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河流為城的“城塹河瀕”,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敵200年后首筑城墻。其位置在今陜西寶雞鳳翔境內,現有秦雍城遺址,為我國十大考古之一。

4. 秦雍城遺址在哪里建的

2021年10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主辦的“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正式公布。其中:河南有14項考古發現入選,位居第一,即:舞陽賈湖遺址、新鄭裴李崗遺址、澠池仰韶村遺址、三門峽廟底溝遺址、鞏義雙槐樹遺址、偃師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鄭州商城遺址、安陽殷墟(含洹北商城、后岡遺址)、三門峽虢國墓地、洛陽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許昌白沙宋墓,位居第二的是陜西,有11項考古發現入選,即:神木石峁遺址、半坡遺址、姜寨遺址、周原遺址、豐鎬遺址、秦雍城遺址、漢長安城遺址、秦咸陽城遺址、秦始皇陵、法門寺遺址、唐大明宮遺址。

入選6相對有山東、河北、湖北,并列第三。山東6項即: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山東章丘城子崖遺址、山東臨淄齊國故城、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河北的6項為:陽原泥河灣遺址群、武安磁山遺址、易縣燕下都遺址、平山戰國中山王墓、滿城漢墓、臨漳鄴城遺址及磁縣北朝墓群。湖北6項是:隨州曾候墓群、黃陂盤龍城遺址、云夢睡虎地秦墓、天門石家河遺址、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荊門屈家嶺遺址。

山西有5項考古發現入選,即:襄汾丁村遺址、夏縣西陰村遺址、襄汾陶寺遺址、臨汾晉侯墓地及曲村——天馬遺址、侯馬晉國遺址。

甘肅有4項考古發現入選,即:秦安大地灣遺址、臨洮馬家窯遺址、敦煌莫高窟、張家川馬家塬遺址。入選4項的還有:京、浙、湘、贛。入選3項的有:川、新、內蒙古。入選兩項的有:粵、桂、遼、黑、寧、青。臺灣、香港和其他省級地域各1項。一個也無入選的是:吉林、天津、澳門。

5. 秦雍城遺址被開發了嗎

為雍城。

雍城為中國東周時代的秦國國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獻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長達294年,有19位秦國國君在這里執政,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 ??流為城的“城塹河瀕”,為“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敵200年后首筑城墻。其位置在今陜西寶雞鳳翔境內,現有秦雍城遺址,為我國十大考古之一。

周歷王、周宣王、周幽王時(前781年以前),西戎勢力發展,深入關中,威脅周室,屢起戰爭?!爸鼙苋蛛y,東遷都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與誓,封爵之?!睆拇?,秦始有封地,為諸侯國。

雍城小型秦墓的形制大致可分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墓和洞式墓二大類;葬式大都為墓主頭向西或稍偏北、屈肢或直肢葬兩種。秦秋和戰國早期的墓葬中,存在著殉奴現象,隨葬品種類繁多。銅器有鼎、豆、壺、簋、盤、匜、甗、盂、戈、矛、劍、弩、矢、斤、錛、削及各種車馬器。

6. 秦雍城遺址公園

雍城是現在的陜西寶雞鳳翔境內,現有秦雍城遺址,為我國十大考古之一。雍城是中國東周時代的秦國國都,自秦德公元年至秦獻公二年定都此地,建都長達294年,有19位秦國國君在這里執政,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雍城是以河流為城的

7. 秦代雍城在哪里

秦朝的城市有咸陽,雍城,邯鄲,潁川,洛陽,會稽,臨淄等。

8. 秦雍城遺址展示規劃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所錄,秦孝公死后“葬弟圉”。從而認定“弟圉”兩地,很可能是秦孝公的陵園。

一說是陜西雍城秦公老墓園旁,位于寶雞市鳳翔的秦雍城遺址附近。

秦國在雍城建都長達294年,有19位秦國國君先后在這執政,都埋葬于此,為我國十大考古之一。

按文獻考證,秦孝公很有可能追隨其父秦獻公,也歸葬于雍城附近,很有可能在今臨潼武家屯鄉一帶,只是尚未被最終考古發現證實。

二說咸陽,見《大秦帝國之金戈鐵馬》一書,指自秦孝公、秦惠王開始,他們都埋葬在咸陽北阪的松林塬,秦國也自此將咸陽秦陵看作秦國大功君主的墓地,與秦公園不再同一,但未有考古發現能夠證實這一點。

9. 秦雍城遺址圖片

秦雍城遺址是春秋至戰國中期的秦國都城遺址,位于陜西省鳳翔縣南,雍水以北。20世紀50年代以后,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對雍城進行了多次勘察和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秦朝的雍城在哪兒

首先聲明,我把你所說的“雍地”理解為古雍州,如果理解不當則以下回答無效。古雍州是現在的寧夏全境及青海、甘肅、陜西、新疆部分、內蒙部分。雍州,是中國古九州之一,其名來自于陜西省鳳翔縣境內的雍山、雍水。鳳翔古稱雍城,位于關中西部,這里曾是周室發祥之地,嬴秦創霸之域,因傳說鳳凰鳴于岐,翔于雍而得名。

抗戰紀念設施 遺址讓警鐘長鳴

周·圖解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通知》,公布了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結合去年公布的首批名錄80處,我國已公布1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

廣東第一批入圍2處,第二批入圍3處設施、遺址,共5處。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楊春

第二批公布遺址分布

排名前五:

山東省12處

河北省11處

山西省9處

江蘇省7處

內蒙古自治區6處

香港首次納入)

香港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

紀念碑為紀念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而建。烏蛟騰村在抗日期間是東江縱隊重要根據地之一,村東南面的石水澗村更曾為游擊隊電臺站,為盟軍提供重要情報。

廣東入圍遺址

十九路軍淞滬

抗日陣亡將士陵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水蔭路113號

紀念1932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日戰役中陣亡將士。

東江縱隊紀念館

地址:惠州博羅縣浮山景區

抗戰中,孤懸華南敵后的東江縱隊先后作戰1400多次,斃傷日、偽軍6000多人,牽制了日軍兩個半旅團的兵力。

三灶島

侵華日軍罪行遺跡

地址:珠海金灣區三灶鎮

在淪陷八年中,日軍殺害我三灶同胞2891人,餓死3500人。三灶島侵華日軍罪行遺跡包括:萬人墳、千人墳、侵華日軍慰安所等遺址。

西海

抗日烈士陵園

地址:佛山順德區北滘鎮西海村烈士中路116號

為紀念在順德“西海大捷”和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

大嶺山

抗日根據地舊址

地址:東莞市大嶺山鎮大王嶺村

是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三大隊機關所在地的建筑群體,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對遺址保護的措施

已經納入到中央財政專項支持的,繼續支持;沒有納入的,中央財政予以支持。

兩批遺址將逐步納入到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的支持范圍,安排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予以支持。

沒有列入國家級的采取分級保護的原則,由省、市和縣進行保護。

國家投入:

近幾年,中央財政投入了68億元,加上地方財政的投入,超過100億元。

截至目前:對83萬座散葬烈士墓和13700多處零散的烈士紀念設施進行了搶救性保護。

境外遺址設施

●2009年,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科科坡市發現一處中國抗戰將士墓地,在此基礎上修建了陵園。

●2014年,在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修建中國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英烈紀念設施,并新建紀念廣場和紀念碑。

●推動在緬甸修建中國抗日遠征軍英烈紀念設施。

制圖:彭靂

中韩一区二区免费丝袜美女|好爽黄片不要啊簧片|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女人自慰一级α女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