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建后的瑗琿城為一方形城堡,周長九百四十步,合四千七百尺,并設有五門。因該城地處江東,與內地聯系諸多不便,同年,又決定遷至下游右岸,在托爾加城舊址另建瑗琿新城。
瑗琿古城位于黑河市郊,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在沙俄強迫下簽訂瑗琿條約。
十大抗蒙山城遺址!云陽磐石城上將新建宋蒙戰爭遺址群
作為重慶境內現存的十大主要抗蒙遺址——云陽磐石城今年將啟動實施保護了。
記者從云陽縣政府獲悉,該縣將新建宋蒙戰爭遺址群——磐石城保護項目,并列為大健康產業重點項目來實施。
磐石城
磐石城又名大石城、磨盤寨,位于云陽縣新縣城至高處,形如巨大磨盤故名。
此處地勢險要,扼長江與澎溪河,軍事地位極為重要。
南宋末年在此筑磐石城防御蒙古軍隊,與萬州天生城、奉節白帝城等一起,成為扼守三峽的要沖,是川東峽江地帶的重要抗元據點,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寨”。
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重慶地理地圖書店發布《重慶山城遺址地圖(南宋)》,收錄重慶境內現存的十大主要抗蒙遺址,云陽縣磐石城就是十大主要抗蒙遺址之一。
磐石城
據了解,磐石城遺址占地面積約35000平方米,現存遺跡的數量和種類眾多,包括城墻、寨門、題刻、祠堂、房址、炮臺、暗堡、石墻等,以及殘存的建筑構件。
磐石城外的周邊區域還分布有石墻、水井、采石場等遺跡。
去年,重慶市文化遺傳研究院工作人員開始對磐石城遺址遺跡分布密集區的各類代表性遺存進行發掘,不但發現了明清時期的遺址,還首次發現出土了漢至六朝及商周乃至新石器時代的陶片、石器遺存。
清理房址、糧倉、墻基、炮臺、水井、道路等各類遺跡19出,出土器物以瓷片為大宗,其他包括銅錢、瓦片、陶片等,瓷片中又以青花瓷為主。
其中,漢至六朝遺存中出土的有少量瓷器殘片;而商周遺存數量較多的有夾砂黃褐陶、夾砂紅褐陶、灰質泥陶等,可辨器型有花邊口沿罐、平底罐、網墜、紡輪;還出土有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器型有斧、砍砸器等。
根據出土器物和遺跡判斷,結合文獻、口述等資料,磐石城現存文化遺存的年代以明清至民國時期為主。
由此可將磐石城的歷史追溯到商周時期,極大地豐富了磐石城的文化內涵。
新石器時代人類史前文明一般多在長江沿岸平原地區發現,而這次在磐石城這種高山地區發現人類史前文明遺跡對于研究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生存有著非常高的價值。
這也是云陽縣地下遺跡中又一重大考古發現。
記者 徐志全
編輯 王濼
新疆新聞話博州 | 精河縣發現新安阜城城墻遺址……
來源:新疆衛視
點擊下圖,進入新E購電商平臺
美食美物盡在這里?
博州美麗·因為有你
博州零距離,博爾塔拉人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
主辦/博州黨委宣傳部 承辦/博爾塔拉報社
監審/林萃鳳 編審/王蒙 編輯/陳亭
投稿郵箱:bzxwfb@163.com
城事| 這幾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真熱哄!
10月28日上午,
2017江淮十大杰出工匠
評選系列活動之
全省各地的30多位非遺傳承人
和各路絕活高手,
現場展示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
給觀眾帶來了
一場豐盛的民俗大餐。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
非遺文化 魅力四射
在活動現場,有多名國家級及省級非遺傳承人展示眾多非遺的古法工藝,如界首彩陶、望江挑花、蕪湖鐵畫等。
廬陽區精心選送的廬陽面塑、廬州蛋雕、馬派皮影、木板水印技藝、鄭氏女書繡花老虎鞋、植物種子畫等非遺技藝也進行了現場展示,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目光。
廬陽面塑
楊俊生是廬陽面塑的第四代傳人。他十三歲開始學習面塑,在先輩們傳統面塑技法的基礎上,加以創新,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廬州蛋雕
一個小小的刀片、一塊簡單的橡皮、一支不起眼的鉛筆,還有平時隨處可見的雞蛋,四件看似沒有關聯的普通物品,在非遺傳承人的手里搖身一變,一件件精妙絕倫的藝術品便展現在人們眼前。
馬派皮影
皮影戲是一門綜合藝術,皮影藝人不僅要會打鑼鼓镲、會演戲、會唱,還要能刻皮子、做皮影。在馬派皮影戲表演現場,小朋友告訴記者,之前并沒有看過皮影戲,只聽說以前人沒有電影看,就看這個,今天看到皮影戲,就覺得很好看。
另一位現場觀眾已有80多歲了,他感慨到,只在小時候能看到皮影戲,現在越來越少了。他還表示傳統的東西應該要把它挖掘出來,發揚光大。
這個讓觀眾看了非常喜歡的表演叫馬派皮影戲,是由馬派皮影戲第三代非遺傳承人馬飛和他的孫子一起表演的,目前,這一技藝已經在他們家傳承了有130多年。馬飛告訴記者說,皮影戲是一種非常復雜的藝術 ,因為在表演的時候,唱、表演、雕刻、美術缺一不可,要把民間的技藝都融合在皮影里面。
木板水印
木板水印風格獨特,充分發揮水色和宣紙的性能,追求筆、墨意趣,著意粗、細、濃、淡,構圖設色雅麗工致,奏刀運削曲盡其妙。其內容豐富,曾受到魯迅和鄭振鐸先生的高度評價。木板水印不僅有著極高的工藝、審美價值,同時也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鄭氏女書繡花老虎鞋
老虎鞋的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具備較強的歷史研究價值。
植物種子畫
植物種子畫采集自然界各種植物的種子,其集繪畫工藝于一體,浮雕感強,古樸典雅,新穎獨特,具有泥土芬芳,使普通的種子綻放出藝術之花,是工藝畫苑中的又一奇葩。
不僅如此,市民們還在現場品嘗了符離集燒雞,從味覺上感受、了解、體驗非遺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專場表演 精彩紛呈
市民在欣賞非遺文化之余,還欣賞了鳳陽花鼓燈、相聲快板、歡樂巡游等豐富多彩的專場表演。
非物質文化遺產
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
又是珍貴的、
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希望這些值得我們驕傲的東西,
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讓古老的文化“活”在當下,
煥發生機活力。
薏米們,
沒趕上周末的非遺文化展
也不要失望,
11月1日,中日韓三國圍棋賽等你去圍觀!
11月1日上午,由中國圍棋協會、安徽省體育局、合肥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廬陽志邦杯”中日韓三國圍棋名人混雙賽將于三國新城遺址公園金湯虎臺拉開帷幕。參賽的選手個個身手不凡,其中有獲得第四屆“廬陽志邦杯”中日韓三國圍棋名人混雙賽冠軍的唐韋星、於之瑩,被日本棋界譽為“平成四天王”之一的山下敬吾,創造多項圍棋記錄、素有“石佛”等諸多稱號的李昌鎬等。
在明星棋手進行比賽的同時,將在三國新城遺址公園內同步舉行“古三國業余圍棋賽”、安徽省業余圍棋冠軍爭霸賽和合肥市民業余圍棋混雙賽。
賽事現場將安排觀眾席供市民親身感受賽事全過程,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喜愛的棋手。更值得一提的是,11月1日下午,將組織安排圍棋大師進校園活動,促進全民參與進一步推動圍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喜愛圍棋的薏米們,不容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