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古城行

作者:劉崢

來到蓋州古城,不能不走古城墻。

離開“三江會館”東行穿民宅走小巷,尋古城墻遺址,一路放眼望去,戶戶宅院都或多或少占有老城墻青磚條石,這些都是近三十年當地群眾自發就地取材扒下城墻磚石做為己用。當年政府文保尚無意識,也或許是改革開放初為解決百姓溫飽,政府也就未過多干涉,形成今天難尋古城墻之后患。

據《奉天通志》載:“蓋州衛城,城墻周長3260米,石條壘砌,青磚砌面,城基寬8.5米,頂寬7.5米,中間夯土”。今天走在近六百年歷史的蓋州古城東墻下,放眼城墻,宏偉依然,這是東北地區為數不多遺留下的城墻遺址,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老城下護城河遺跡依稀可尋,我們在當地史志辦邵老師對古方城的細解下,加深了對蓋州古城方位歷史風情特色的了解。

(蓋州古城東部城墻遺址)

(成為污水排放的護城河遺址

此時已近中午時分,兩個多小時的古城尋,時光匆匆,趕回始發地“玄貞觀”山門前,聚齊投飯店,解饑渴,歇息后,驅車奔向蓋州南25里外徐屯鎮寶林寺!

寶林寺史載始建于唐,明代嘉靖、萬歷兩朝再次大修,可謂名不虛傳的千年古剎,近百年逐漸毀壞直至全無,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家對佛教文化的開放,當地開始籌劃復建寶林古剎。今天我們在蓋州市志辦邵老師的推薦下來一睹真容。站在山門臺階下,抬頭仰望,巍峨古剎背靠千仞峭壁偏石崖,給人以肅然起敬之感。登上百多級臺階,看到寺院多處還在建設階段,裝修材料散落四周,但山門、大殿及幾處建筑已經竣工,煥然一新,新的不可言狀。我們還是希望在山上尋找一些古跡,在我們要求下,寺院主持引領我們來到側山,這里旁落了一些古遺跡,明嘉靖年廟宇復修碑記、石佛像、馱碑石、八角琉璃塔原址、高僧閉關禪修洞等多處遺址。主持在向我們講解的同時還雄心勃勃的向我們介紹了寺院中遠期規劃目標,現在寺院的配套輔助設施還不齊備,假以時日攜悠遠歷史,民間傳說及完善服務將把寶林寺打造成遼南第一古剎,祝愿寶林古剎未來走出遼南,名冠海內!

一日尋游接近尾聲,遼寧文保沈陽團隊揮手道別兄弟團隊!道別偏石崖下的寶林古剎!道別遼南重鎮蓋州古城!一路歡笑伴著回味北歸沈城,七月僅此一場的探古尋蹤活動至此告捷!再次感謝陳赫隊長的策劃!感謝遼寧文保營口團隊的配合!感謝蓋州市志辦邵老師的講解點評!感謝營口日報的報道宣傳!盼未來攜手再行!

(當地媒體對于本次活動的報道)

Hash:d91f2ca6d745af7e168f731c68287c2130f08f87

聲明:此文由 遼寧記憶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

中韩一区二区免费丝袜美女|好爽黄片不要啊簧片|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女人自慰一级α女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