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待開發的4A古鎮:古色古香,有150座吊腳樓!還沒門票
江浙一帶的古鎮數量很多,但是開發的也較早,大多沾染上了商業氣息,相比較起來川渝地區的古鎮就較為原生態。比如這座待開發的4A級古鎮,生活氣息濃厚,風景秀麗可餐,有150座吊腳樓,還沒門票。
它就是龍潭古鎮,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景點。它的歷史并不長,始建于1736年,不過卻因地勢偏遠得以保留了整體面貌。
古鎮建筑多是清朝時期的風格,保留有150多座翹角飛檐的土家吊腳樓,280多個四合院,500余棟古樸幽靜的古居民,滄桑的歲月痕跡清晰可見。
龍潭古鎮很低調,很早之前就被評上了4A景區,卻保持著“零”開發的現狀。這里生活氣息濃厚,當地村民還居住古鎮中,民風淳樸,根本看不到熙熙攘攘的商業場景。鎮內有一條寬約5米的老街,已有近300年歷史,全用方塊青石鋪成,歲月悠悠,被踩踏的光滑锃亮。
古鎮內保留了眾多古跡,最著名的當屬趙世炎故居,還有禹王宮、萬壽宮、經院、書院等景點。值得一提的是萬壽宮,這是當地居民為乾隆皇帝準備的歇腳處,可沒曾想被乾隆皇帝放了鴿子,萬壽宮到底也沒有迎來它的主人。
古鎮的環境很好,它坐落在清澈蜿蜒的湄舒河畔,碧水河流為它增添了細膩雅致的氛圍,眾多土家吊腳樓亭亭而立,清新迷人。這里人文氣息濃厚,有繁瑣復雜、不亞于現代的排水系統,古色古香的博物館有更詳細的介紹。
這里物價很便宜,一碗鮮美的餛飩只有5元錢,當地老人經常在樹下打麻將,生活節奏緩慢,適合在此長住幾天。你去過這座待開發的古鎮嗎,覺得這里的風景如何呢?
圖文來源:網絡綜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柳州藏了個超小眾苗寨,這里的吊腳樓有百年歷史,多數人都沒去過 吊腳樓
苗寨歷史悠久,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活躍在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時過境遷,千年后的今天,苗寨散落在西南山區和云貴高原的七個省份,每一個地方的苗寨都有各自的特色與風情。柳州,它是壯族歌仙劉三姐傳歌圣地,壯族的歌、侗族的樓、苗族的舞、瑤族的節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地處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的“夢嗚苗寨”便是廣西苗寨的代表。
“夢嗚”在苗語中譯為“你好”,夢嗚是異地搬遷的苗寨,也是廣西最大的人造苗寨。融水苗族自治縣周圍的山區曾是苗寨群眾的生活地區,因交通與位置問題,山區內生活很貧困。2016年政府決定建立一座“新的苗寨”——建一座以苗族文化為核心的苗族文化體驗園。
夢嗚苗寨將山區里上百年的吊腳樓拆解編號,再在新苗寨重新組裝,把建筑和居搬遷到新苗寨中,保存了完好的純木結構的苗族古寨。這些居民多了許多生存的選擇,如務農、經商或當表演演員,徹底改變了貧困的生活。
夢嗚苗寨的建筑風格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山區的苗寨。木質的吊腳樓,清澈的河水緩緩流過,平日里的苗寨就是如此的寧靜,夜晚的苗寨像是夜空中的星,在黑暗中發出一束束光,灑在河里,樹葉上,游客的眼中。
夢嗚苗寨的節目非常多,有蘆笙坪、苗家殺豬、苗家燒魚、鼓樓對歌亭、鬧魚、斗馬、斗雞、斗鳥等等一系列的苗族風俗活動,很有苗族民俗風情,一定要體驗一次!晚上可以去看大型實景演出《苗魅》,享受視覺與聽覺的雙層盛宴,品味世界音樂融入古老的民族傳唱中,這是景區夜游最大的亮點!
安徽章渡古鎮,這個地方的吊腳樓堪比鳳凰 吊腳樓
它坐落在安徽的涇縣,
雖被人遺忘,
但山明水秀、鳥語花香依然如故。
章渡古名漆林渡,
有一千多年歷史,
唐代詩人李白游歷涇縣時還曾譽章渡為皖南之“西來一鎮”。
章渡被稱作“江南千條腿”,
是由于古鎮上的吊腳樓一面臨江,
用木柱懸空支架在青弋江上,
江水從其下緩緩流過,一戶接一戶,綿延一二里,
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稱“千條腿”。
章渡老街建于明末清初,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